0

0

文字

分享

0
0

給覺得不夠好而討厭自己的你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被羞愧淹沒的內在小孩。
自責、屈服或反擊等不同的表現,是我們隱藏與迴避羞愧的方式。
走出自我否定的陰影,理解隱藏在面具後的羞愧,
才能重拾自尊,找回愛與信任,面對真正的自己。
 
★AMAZON讀者4.5顆星好評
 
「我很糟!」、「都是我的錯。」、「我應該受到懲罰。」
這種自我貶抑的羞愧、自卑、內疚,是最痛苦、最難處理,也是最容易讓人失去行動力的負面情緒。因為像是悲傷或憤怒等負面情緒,可以透過言語表達、大哭大叫,或用運動冥想等方式發洩或釋放。但如果我們覺得丟臉、自責時,會不希望被人發現,當這樣的情緒在內心日久鬱積,就會以我們始料未及的威力造成傷害,同時也影響我們的想法、人格、健康,以及人際關係互動(包括:伴侶、親子、朋友、同事等)。
 
最初始的羞愧情緒是在嬰幼兒時期,與母親的「分離焦慮症」是寶寶渴望能和媽媽產生連結的呼喚,也會讓細心的母親有所回應。不過,成年人的羞愧卻無法獲得關愛,從而失去他人穩固的支持與接納。長期存在的慣性羞愧也和過去的經驗有密切的關係,它會讓人遠離當下,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從前那個孤立無助、無能為力、任憑別人好惡擺布的時期。
 
每個人感受到的羞愧強度都不同,反應也各自不一,輕則讓人害羞尷尬,想要逃離;重則使人自我封閉,拒絕對外接觸,又或以暴力攻擊他人,甚至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然而,已成年的我們不該讓自己停留在羞愧狀態,而必須學會了解和主動滿足自己的種種需求。
 
作者從事心理治療工作長達二十餘年,在書中提出許多有助於意識到自身羞愧反應的心理練習,並列舉諸多親自處理過的案例。他希望本書可以使我們面對自己負面的自我圖像、擺脫種種讓自己失去動力的感覺,得以安然自在地過著不再感到害羞、丟臉、尷尬、內疚的低自尊生活。
 
本書重點
 
如何解讀「羞愧」,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有些自卑的人,覺得別人的心情與反應一定與自己有關,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孩童身上。像是父母感情不好時常爭吵,甚或打罵小孩出氣,孩子就會覺得必然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有人則會把愧疚轉為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不配過好的生活,或覺得別人對自己好一定是有目的。
 
如果沒有深入了解自己羞愧的原因,就會形成扭曲的人格。
 
為了活下去,必須學習與羞愧共處。
為了迴避或隱藏避羞愧的感覺,我們會採取自我保護的措施,好讓自己不需面對那些不愉快的低自尊狀態。例如:因為憂鬱而保持低調且不想引人注目、攻擊或罷凌別人、不斷道歉或從不道歉、力求完美……等。這些都是逃避羞愧的生存之道,會隨著你人生進入不同的階段而改變,或具有不同的意義。
 
當自己「不夠好」的真實面貌終於出現,如何解決與另一半漸行漸遠的難題。
伴侶、情人之間的連結感,會受到羞愧的阻礙。書中列舉十七種在親密關係會出現的不親密的行為,諸如:
 
羞辱對方:其實這是羞愧者在向另一半求救:「請多關注我,讓我的情況好轉。」
吃醋:因無法面對自身的愧疚,認為別人總是比自己好(更聰明、更富有、更有吸引力……),而逐漸破壞與另一半的關係。
口是心非:重視另一半的需求更勝於自己的想法,如此會因為持續自我壓抑而累積憤怒。
屈服:因為覺得羞愧,因此利用迎合對方的心態與伴侶相處。
 
82個心理練習,從羞愧中找到復原與療癒的力量。
書中有82個實用的心理練習,包括:我為什麼會覺得丟臉、羞愧為何對我有益、我在嫉妒什麼、我可以說「不」、即使犯錯也沒關係……等。
 
這些練習能教你如何透過自我察覺與探索,擺脫自責愧疚與自我封閉,重新找回自尊及自我價值,與自己和解。
 

作者簡介
 
史蒂芬.康拉德.尼德維塞爾(Stephan Konrad Niederwieser)
 
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南德的巴伐利亞,現在柏林行醫,專長為心理創傷治療。
 
從一九八九年開始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使用的治療方式深受情緒神經關係模式、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同取向的心理創傷治療、融合正念與科學理論的的哈科米身心治療法、感官動能心理治療,以及人際神經生物學的影響。
 
曾出版一系列另類醫療的書籍,並於二O一八年發表他的重要著作《書寫心靈的創傷:一種自我療癒的新方法》。
網站:www.stephan-niederwieser.de
 

譯者簡介

莊仲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九六九年生,女,德國漢堡大學民族學碩士、博士候選人。目前從事英、德語譯介工作,譯筆簡明流暢、清晰易讀,譯有《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榮格論心理類型》、《心理韌性訓練》、《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為》、《世界史新述》、《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德國文化關鍵詞:從德意志到德國的64個核心概念》、《盛宴不歇:納粹占領下巴黎的文化生活》、《柏林:歐洲灰姑娘的分裂與蛻變、叛逆與創新》、《想像之城:與二十三位經典人物穿越柏林五百年》、《帶著兩隻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七天學會用哲學思考》等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