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社交焦慮:與朋友相處不心累的46個自在練習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日本最會和年輕人對話的心理學博士榎本博明,
用最簡單的語言,陪伴你度過這些情緒起伏的階段。
完整公開社交焦慮背後的成因、現象和解方,46則讓你不委曲又做自己的朋友相處之道。

「『社交焦慮』並非你獨有,也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只要懂得這個道理,心情就會輕鬆不少,與朋友相處也能更積極。」――摘自內文

★朋友到底是讓人舒心?還是讓人心累的存在?
‧心底某個角落有個假裝開心的自己
‧隨時都在觀察朋友的臉色,老是擔心「我這麼說應該沒問題吧?」、「他是不是不高興了?」
‧常被人說「你想太多了」或是「別那麼在意啦」,但我就是無法不在意啊

年輕人常使用「角色」這個字,不過依場合而調整自己的形象並非年輕人的專利。對不同人表現出不同的自己,隨著場合的不同,呈現自我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其實要依照當下的氛圍改變自我呈現方式,是一種相當消耗精力的行為。但是只要事先決定好自己的「角色」,專心表現出角色的特性就好,心會輕鬆很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人的視線真的這麼可怕?
亞洲社會是一種「關係的文化」,不表達自我意見,替他人著想,不願意把自己的個人觀念強加在他人身上。這是一種溫柔同時也是傷害,首先要先學會適時調節「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開關。自我監控傾向較強的人,會比較在意他人眼中的自身形象好壞,以自身言行舉止是否適當。相反地,自我監控能力太弱的人,不太會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往往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心理學權威榎本博明會提供專業觀點,再用小訣竅幫助你脫離痛苦來源。

方法1 不是只有你在意對方,其實對方也同樣在意你:
先學會「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釋出善意與信賴後,對方也會拿掉面具。

方法2 看著對方,不要看著他眼中的你:
過度的「自我聚焦」(self focus)會增強社交焦慮,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自我聚焦就會受到弱化。

方法3 把在意他人視為自己的優點:
把「容易受他人影響」(缺點),視為「懂得將心比心」(優點),馬上就變成一件好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方法4 就是有人與你合不來:
不要想著和每個人都要處得好,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放鬆方法。

方法5 把注意力放在焦慮的正向力量上:
活用月暈效果(halo effect),望著正能量的那個人,看久了連自己都能變得正能量。

透過不斷的練習和學習,最終就能找回內心平靜的自己。

作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榎本博明

最懂年輕人的心理學博士

1955年出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科畢業。曾任職於東芝市場調查課,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心理學專攻博士課程肄業。曾任川村短期大學講師、加州大學客座研究員和大阪大學研究所副教授等職位。現為MP人類科學研究所代表、產業能率大學兼任講師。

在日本著書無數,在台灣也有9本翻譯出版品。擅長用以銳利的觀點和貼近年輕人的角度剖析,再搭配簡單易懂的解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譯者簡介

李彥樺

1978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E-mail:li.yanhua0211@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