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破局


  • 書名:破局
  • 作者:吳建國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12/25
  • ISBN:9789571372327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86年的10月7日,蔣經國總統透過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發行人葛蘭姆女士的專訪,正式宣佈台灣即將全面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與報禁。

1987年7月15日,政府正式宣佈解除解嚴,同時宣佈解除黨禁與報禁。從這一刻起,台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1988年元月十三日下午三點五十分,蔣經國病逝臺北寓所「七海官邸」,結束了他悲劇的人生,卻光榮的走入歷史──

推動國民黨的改革的權力鬥爭、「美麗島事件」的發生與善後內幕、選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來龍去脈、「江南命案」的真相與影響解密、黨外人士宣佈組黨的角力、開放兩岸探親交流不得不也非做不可的決定、「我已經是臺灣人了」最後真言──第一手資料,蔣經國時代權力核心人物揭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蔣經國晚年兩任總統十年期間──

從第一任(1978~1984)政治上的極端保守,對內仍然採取強硬態度,打壓黨外人士的反對運動;對外則成立「固國小組」、「劉少康辦公室」,強力「反統戰」大陸的和平攻勢,堅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並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號召。到後來決定解散過度擅權、擴權的「劉少康辦公室」,罷黜、外放權傾一時的總政戰部主任王昇。

而在接連發生「江南命案」、「十信事件」的第二任期(1984~1988),身體健康已是進入風燭殘年、臥床治國不堪歲月的蔣經國,還必須強打精神,親自處理善後,先撤換極為能幹、極受倚重、信任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蔣彥士,接著痛心的面對最高情治首長之間的惡鬥,在心力交瘁與諸多內外壓力下,他只有改變原有的保守政策與權力佈局,決定走向「開明、開放」的新道路。

最後,公開宣佈「蔣家不能也不會」再任中華民國總統,在執政黨內成立「政治革新小組」,研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允許台灣人民前往大陸探親等新政策,默認「民主進步黨」的違法成立、不予取締逮捕相關人員,發表「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的談話,決心順應民意,改變做法,永遠與人民在一起。雖然因此「破」了他原來佈的「局」,反而奠定了他崇高的歷史地位與政治聲望,以及日後台灣民主化的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首度揭密蔣經國晚年政治上被迫「從保守走向開放」的內幕,瞭解他許多「不得不」的苦衷,為那個時代發生的重要事件,提供了第一手解讀資料,並做了最好的見證,是所有關心台灣民主化歷程讀者,不可不看的一本著作。

作者簡介

吳建國

1950年生於台灣高雄。197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1978年獲得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曾擔任美國勞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美國加州矽谷Zilog高科技半導體公司製程工程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80年應邀返國參與國立中山大學建校工作,歷任電機工程學系主任、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1984年被教育部任命為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原國立高雄工業專科學校)校長、並兼任教育部科技顧問,負責高科技人才培育工作。1988年獲選為中國國民黨十三屆中央委員,1991年當選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調任教育部參事。

1999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擔任訪問學者,2003年獲聘為大陸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名譽校長,成為曾在兩岸均擔任過公立大專校院校長的第一人。後又獲聘為台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現任中華世紀文教發展協會理事長與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曾獲得美國電子顯微鏡學會最佳論文獎(1977年)、行政院特保最優人員獎(1990年)、全國教育團體聯合會服務獎(1991年)、美國社區學院聯合會特殊貢獻獎(1991年)、行政院公務人員服務獎(1991年)等獎項。有關材料科學專業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吳建國從1978年起,就經常在台灣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媒體撰寫政論專文,1980年獲聘為中國時報主筆,曾出版著作《向前看中國》(1979年)、《來自柏城》(1980年)、《唯盡我心》(1985年)、《做真正的我》(2015年)等書,另策劃編輯出版《中國發展大戰略》(2014年)與《大戰略》(2017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