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世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理論──尤其是不專為文學批評而生的批判理論──於文學研究有何「用處」?文學研究除了鑽研文本,是否可能積極回應現實的變化乃至引領思想的突破?曾任教臺大外文系三十餘年的廖朝陽,是臺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的理論領頭人物,對東西方思想涉獵深廣,見解獨到,多次帶動外文學門的思潮更迭。本書集結他與十位中生代理論學者的最新研究,題材包括後人類理論如何帶來大破大立的倫理行動、「空」如何織造關係連結、在記憶短路的二十一世紀如何執行知識傳遞、同志愛如何做為共群政治的範式、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與哲思辯論、臺灣定位的再思、記憶的救贖可能、聲音技術的後人類面向、數位時代的分割性美學等。文集所呈現的理論,並不抽象飄渺,反而透露深切的「務實」感,在災難已成生活日常的當代,企圖改造思維形式,實踐廖朝陽所言的「對思維本身進行思維」,以此介入現實。
作者簡介
廖朝陽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名譽教授。專長領域包括批判理論、精神分析、翻譯理論、後人類理論、佛教思想。著述範圍亦涵蓋後殖民論述、通俗文化、臺灣文學與電影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集體錯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
怪奇醫療史:從疫苗發明、疾病歷史、護體神功、縮陽症、按摩槍等,解開最不可思議的醫學古今事
執筆的欲望
中間.中堅
線,畫出的我【橫濱流星電影書封限時珍藏版】
利他的力量
我們源自何方?:古代DNA革命解構人類的起源與未來
鄭崇華演講集
時時刻刻微養生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所有討論
0
RATING
書籍評分
買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