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日記
這天,她談論著她的失戀,壞天氣帶來的毀滅性心情;翌日,她描述著收到友人寄來手工果醬的欣喜、窗外燦爛無比的番紅花,以及落日半照岩石的寫意;那個夜晚,她為朗讀的詩歌朗激動難眠⋯⋯
「這裡的氛圍整齊美麗,也讓再度獨處的我感到恐懼,感到自己的不足。我開創了一片開放的空間、一處冥想的天地,如果無法在這裡找到自己,該怎麼辦?」
美國著名作家、詩人梅・薩藤,一生創作了五十多部作品,晚年的日記體作品更為她贏得眾多聲譽和讀者。日記中真實描繪自己的生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
《獨居日記》記載了梅•薩藤從1970年到1971年住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納爾遜的隱居生活,期間新書遲遲等不到榮譽、戀情瀕臨分袂,個人的脆弱及任性,作家反覆著對自己的過錯、憂慮、悲哀及失望檢視,卻也優美的傾訴了她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無比熱愛。
她──
・脾氣不好:
我一個人生活,大致沒什麼理由,只因為我這個人讓人難以忍受;我的某種氣質讓我與眾不同,我本可加以利用,卻從未學會利用。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雨天,或者貪杯都可能讓我激動慌亂。
・獨居上癮:
無論是朋友或甚至是熱情的戀人,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除非我有獨處的時間,探索與發現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如果生活少了干擾、鼓勵,或是氣惱,日子會變得枯燥無味;然而,唯有當我獨處,重溫舊日與這間房子的對話,方才徹底品嘗到生活的滋味。
・在關係裡誠實:
在愛情關係裡(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沒有任何一方應該認為自己得放棄一些本質來維持這段關係。
・追求成長:
我們擔心煩惱與改變,害怕揭露,恐懼談論內心的痛苦。痛苦經常給人失敗的感覺,但它其實是通往成長的大門;無論你幾歲,成長總是讓人感到痛苦。
・熱愛大自然:
我所知道的平靜都來自於大自然,來自於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就算自己只是渺小的存在。
但,在她筆下,我們看到了你我共同關心的主題:愛情、友誼、家庭、自我成長以及努力獲得內心的平靜。
本書出版,被視為女性自傳文學的分水嶺,許多婦女組織團體引為自我砥礪的講義,梅•薩藤也成了享有世界聲譽的日記體作家。
作者簡介
梅‧薩藤 May Sarton (1912-1995)
出生於比利時。1916年隨父母到美國。美國著名日記體作家、小說家和詩人。
一生寫作勤奮,創作了二十多本小說、二十五本詩集和日記。 在她創作的二十多本小說中,受到評論界好評的有:《祖父的出生》(1957)、《小屋》(1961)、《斯蒂文斯夫人聽到美人魚在歌唱》(1965), 《愛之種種》(1970)、以及《今日留戀》(1973)。 她的小說著重刻畫集優缺點於一身、具有發展潛力、追隨自己意志而生活的人物。在不同體裁的創作中,梅•薩藤認為自己首先是位詩人。她的詩歌內容涉及廣泛,形式多樣,主題多是反應大自然,尤其是園藝種植,如痴如醉的愛情,失戀後的痛苦,永恆的進展和變遷,對音樂藝術的傾心以及心靈對沉默孤獨的需求。 除了寫詩和創作小說外,她的非小說創作在美國文學領域裡卓然有成,尤其是日記體文學作品引人矚目,正是因為她的日記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在美國文學史中享有「傑出的日記體作家」美譽,曾在多所大學教授過詩歌,包括衛斯理大學和哈佛大學,並擁有17個榮譽博士學位,被美國文學評論家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梅•薩藤於1995年7月15日在緬因州她的住所去世,享年83歲。
譯者簡介
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
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
譯有《廚房屋》、《生命就當這樣美好》、《凡爾賽蠟雕師》、《妳以為妳是誰?: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0》、《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