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滄海月明——找尋台灣歷史幽光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對著名史蹟的無感,和對更廣泛背景的好奇,驅使我細細去張望一些並不那麼熱鬧的角落,或者前往更為遙遠陌生的地方,尋找隱藏於其間的歷史幽光。旅程中,我看見一張張鮮明的台灣圖像,如此生動,如此肌理宛然。不僅僅透露著過去,也映照著未來……

這是一個年輕人尋找台灣歷史感動的經過,一次以五年時間走過台灣、大陸、荷蘭、琉球和日本各地的歷史現場見聞之行,一段閱讀、旅行、懷想和思考交相激盪的過程。

當貿易風再度吹起,命運因而改變……你將聽見過往的風聲獵獵、絮語細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我前往荷蘭,到阿姆斯特丹、台夫特等東印度公司的六大商會城市旅行,並登上一艘復原的十七世紀東方貿易大帆船。到日本長崎看鎖國期間的貿易遺跡,在舊長州藩的首府荻市尋找明治維新的根源,到九州平戶島的海灘上摸摸鄭成功出生地的「兒誕石」。也走了一趟八通關古道,用八天從南投東埔走到花蓮玉里,在叢山峻嶺裡看清朝和日本政府於台灣伸張治權的痕跡。此外走訪琉球、湄洲、泉州,金門、澎湖、北港、大甲、台南、關渡……等地,望見台灣歷史文化的不同面向。

十年前我抱著對台灣身世的好奇,來到這古老的府城與安平。當時穿梭在眾多遺蹟裡,不僅無所感亦無解答,反而只能感到巨大的茫然,並因此深深困惑,乃至於在日後為了解答這困惑,開始了漫長的歷史尋訪之旅。十年間似有無數見聞思慮,但聽得這與昔時毫無分別的蟬聲,卻又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在島內和海外幾番來去,繞了偌大一圈回到此處,卻彷彿昨日才剛從這裡啟程。當年對古蹟和歷史的若干疑問,現在看來自是淺薄可笑,卻又那麼珍貴。而倘若再十年後重訪此處,說不定也同樣會覺得今日所感所惑不值一哂,但又無比懷念……

參拜觀賞已畢,正要離去,卻見中庭地上雨點暈染,如無數繁花紛然乍開,才一抬頭,暴雨已然傾落。我開心地留在廟裡轉了又轉,最後坐在廂廊邊長長的板凳上看這痛快的雨勢,享受偶然飄停在臉上的雨沫,並且打從心底深深地感謝老天在每個旅程中為我安排的種種美好情景。〈烏特勒支丘(跋)〉

 

作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朱和之

本名朱致賢,一九七五年生。師大附中七四六班、政大廣電系畢。曾任職於電視編劇公司、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曾為《音樂時代》、《新朝藝術》雜誌主筆。現任職《經典雜誌》。編著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著有《指揮大師亨利.梅哲》。部落格「古典之必要」:blog.yam.com/claudiochu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