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柏楊全集28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為《柏楊全集》第28冊,屬特別卷,收錄了《新城對》。

書名「新城」係指台北近郊柏楊居家所在的「花園新城」,而「台北」作為柏楊的發聲場域,於他而言則無疑是生命中的「新城」;至於「對」,讓我們想到宋玉的〈對楚王問〉以及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指出一種「對話」的情境。而一般在甲和乙之間的問/對,甲何以會向乙提出這樣的問題?乙又為什麼會這樣回答?其中必有現實的針對性,也可能會有解決問題的對策?

柏楊之所「對」,全是針對媒體編輯、記者,或獨立撰稿人所提問題的回答。提問者會有充分的準備,不同的媒體,不同的訴求重點,相同的是受訪者柏楊這個主體,他這個人,他寫的書、他做的事,一切的聞見思感,都在當下立即回應,當然會比較直接,但由於書寫者是他人,在傳達上可能比較難以掌握。當柏楊把這些篇章結集出版,他必然仔細閱讀,準確性應該沒什麼問題。

總的來看,這三十五篇訪談錄(上輯曾以「對話戰場」為名,一九九○年在林白出版,刪去一篇),所涉的話題極多,從自己的生命史到民族的文化史,從兩性關係到兩岸關係,從歷史糾葛到現實衝突,柏楊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隨記者筆尖所流洩出來的是國族大願與人間大愛,把讀者帶回到對話的現場,聆聽著一個有知識和智慧的老人,對於惡政的怒吼,對於人性尊嚴以及人權的呼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柏楊

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講演,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聯作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