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38種暖方式,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完整收錄20種令女兒煎熬、痛苦的母親類型。
★38種給女兒的自我療癒方式。
★3段暖心的修復叮嚀。
讓「每一個媽媽」的成長創傷被看見,讓困在痛苦裡的「每一個女兒」都能被擁抱。

曾經,那個好小好小的妳,媽媽就是妳的天地,妳的全世界。
媽媽微笑,妳的心就暖成一片;媽媽蹙眉,妳感覺心灰灰;而媽媽一哭,妳也跟著掉淚。
小小的妳,很想好好保護媽媽,更想一直擁有媽媽的愛,但……
「我身上像是多長一顆心,隨時準備照顧媽媽。」──憂鬱型的母親
「大家都欺負媽媽,只有我為媽媽抱不平……」──懦弱型的母親
「媽媽,我過得好,是不是會傷害到妳?」──嫉妒型的母親
「媽媽說她都是為了我好,可是我一吃東西就狂吐。」──控制型的母親
「我在每個愛我的人身上,尋找媽媽的味道……」──缺席型的母親
「最應該保護我的人,卻看著我被爸爸性侵……」──旁觀型的母親
「小時候我字寫不好,媽媽就說我是雜種、蠢豬。她用棍子打我的手,甚至用針刺我的手。」──殘忍型的母親
……
20個真實案例,每一篇都令人唏噓,甚至噙滿淚水。
女兒即使脫離母體,卻往往有條無形的「心理臍帶」,連結母親與女兒,讓彼此成為聯繫很深,但又糾葛不已的生命共同體。
黃惠萱心理師在這本談論母女關係的書裡,探討20種讓女兒煎熬、痛苦的母親類型。與一般談論此類型的書不同,除了女兒的困境,黃心理師更細膩分析母親在成長環境中所受的種種貧乏與創傷。母親不是不愛女兒,但她可能是沒有能力;母親也不是不回應女兒,但她可能身上滿是傷……
而當女兒覺察母親所帶來的桎梏與傷害,除了理解母親當年的困境,並在相處上,立下情緒界限外,女兒也需先放下罪惡感,例如「媽媽養我很辛苦,我不是應該多體諒她?」「媽媽是因為愛我才這麼做,我怎麼可以生她的氣呢?」等,而更重要的是,慢慢找尋自我,讓「自我的碎片」回家,讓困在痛苦裡的「每一個妳」都能被擁抱……

38種暖方式,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一、拒絕逼迫,拿回屬於妳的主動權
二、不論好壞或輸贏,勇敢走自己的路
三、練習放下「比較」,接受「本質」
四、做妳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五、接納所有被自己遺忘的妳
六、從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度
七、練習區分,並經營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
八、練習在關係中說「不」
九、給予適當的信任,讓對方有改變的機會
十、練習「退後幾步」來說話
十一、不斷地摘下偏見的眼鏡
十二、昇華版的陽剛
十三、昇華版的陰柔
十四、信任妳自己
十五、接受妳「無法」狠心,也接受妳「必須」狠心
十六、練習只為自己負責
十七、試著做自己心靈的好媽媽
十八、培養對他人言行的觀察
十九、時常觀照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
二十、練習「不批判、不交換」
二十一、學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二十二、平衡且全面地認識自己
二十三、享受平凡的小幸福
二十四、練習分辨「感受」不等於「事實」
二十五、把「不完美的自己」接回來
二十六、山不轉,路轉。跌倒是告訴妳,要用別的方法來成功
二十七、路很長,但一定要走。請遠離受虐關係
二十八、如實地接納生命中的遺憾
二十九、勇於選擇好關係
三十、愈想緊抓,愈該放手
三十一、探索並照顧想壓抑下去的感受
三十二、學習「恰如其分」地照顧自己
三十三、直視痛苦,接受如其所是
三十四、學著視自己若珍寶
三十五、建立人我界線
三十六、享受互動的樂趣
三十七、找到妳自己可以滋養伴侶的方式
三十八、練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擔任各種角色

★3段暖心的修復叮嚀
1.儘管大家都說母女連心,但妳的母親不是妳,就算妳用自己的人生去完成母親的期待,她的心靈功課也不會因為妳的努力而少一點。人生在世,我們只能為自己負責任,也只該為自己負責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當妳覺得「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下屬/孩子才會出這樣的錯!」時,告訴自己:「我接納我自己有時候不夠努力,我接納我自己無法避免下屬/孩子的錯誤」。
當妳認為「我必須要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才算是個好女人/妻子/母親/媳婦」時,告訴自己:「我接納我自己無法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
當遇到挫折與失敗時,若批判自己的信念再度出現,請告訴自己:「我接納這件事情中我做得好的部分,我也接納這件事情中我做得不夠好的部分。」

3.與遺憾共處的最佳方式,就是「如實地接納」。
接納「母親的缺席」,接納自己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真相,並且接納自己對遺憾自然產生的情緒和想像,例如妳會疑惑、生氣、哀傷、怨恨、嫉妒,妳會不由自主地認為可能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命運不好。
如實地接納妳會有痛苦的情緒,也接納自己會產生無盡的想像,但是請記得,「情緒只是情緒,想法也只是想法」,這兩者都不是事實。如果妳不用力地抓住它們,情緒會過去,想法也會改變。妳覺得遺憾的影響力很大,可實際上沒有妳想像的那麼大。

【作者簡介】

黃惠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臨床心理師,同時也兼具女兒、妻子、媳婦與母親的角色。目前於黃偉俐診所擔任臨床心理師,並於《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擔任專欄作家。
  畢業於中正大學心理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研究所。曾任職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團體帶領者。希望透過簡單的心理學理論與諮商經驗的分享,帶給一樣身兼多重角色的女性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
  粉絲專頁:「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