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肩膀50歲了嗎
當我們的身體隨著年齡增加開始走下坡後,肌腱、韌帶或關節等軟組織,對於內在動作或是外來傷害的耐受力明顯下降,一旦受傷後組織修復的能力也變慢、變差,使用越頻繁、受力越多的關節,會由小而大地逐漸崩壞,所以就有了「三十腕、四十肘、五十肩」的警訊。
很少有人肩關節的肱骨頭(相當於髖關節的股骨頭),會因為負重而產生退化性關節炎或是長骨刺,但是肩膀關節周遭的肌肉、肌腱等組織,因為頻繁的動作產生的拉傷就十分常見。肩膀不斷的辛苦操勞,直到被超負荷的折騰了,才以痠痛提出警告,讓我們一起透過這本書,來認識和體貼肩膀外,如果肩膀已經發生了傷害,也請尋找正確的就醫途徑與療程。
肩部疼痛是門診病患非常常見的疼痛部位,許多人肩部疼痛反反覆覆,好了一段時間,又再復發。有些病患反應,我做復健一段時間了但是都沒有效,我常問病患,你做了哪些復健,答案常常只是熱敷、電療或超音波等儀器治療。
其實,不是復健沒有效,而是病患沒有接受完整的復健,大部分的民眾都忽略了適當的復健運動這一部分,而這適當的運動,不是我們常說的跑步、游泳這種全身性運動,而是指針對肩關節合適的運動。事實上儀器治療,每一家醫療院所都大同小異,去哪裡接受這些儀器治療效果都差不多,重點在於正確的診斷肩部疼痛的原因,找出原因,給予適當的運動治療,以及在適當的時間點,給予合適的注射治療,才是決定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詹瑞棋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
王嘉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
李思慧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我們源自何方?:古代DNA革命解構人類的起源與未來
集體錯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
中間.中堅
怪奇醫療史:從疫苗發明、疾病歷史、護體神功、縮陽症、按摩槍等,解開最不可思議的醫學古今事
執筆的欲望
利他的力量
時時刻刻微養生
鄭崇華演講集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線,畫出的我【橫濱流星電影書封限時珍藏版】
所有討論
0
RATING
書籍評分
買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