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如何追求
使自己不快樂的八種方法
快樂不快樂完全是「個人主觀經驗」的認知問題。如果有了健全的「認知」,那麼在「追尋快樂」的途徑上,你已經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所以使自己不快樂的八種方法,其實指的就是八種錯誤的認知,八個情緒的陷阱!只要反其道而行,就能逐漸接近快樂的目標、掌握快樂的真義了。
你快樂嗎?快樂生活如何追尋
快樂到底重不重要?快樂是否可以定義?有沒有真正快樂的人?快樂可以測量或追尋嗎?
其實,快樂是一種情緒,一種長期而主觀、舒服滿足的感覺,可分成成就的快樂、快樂的人格、快樂的態度與價值、快樂的生活方式與風格等四個層面做探討。
至於快樂生活應如何追求呢?本篇內共列出十二條原則,包括:重視快樂的價值、發抒壓抑感受、確定生活目標、追尋有意義的工作、積極主動等,對有心追尋這項人生最重要價值的人而言,頗值得參考。
禪與快樂的生活
快樂是一種主觀的內在體驗,無分貧富、尊卑、男女。如果能透過禪的恬淡和實踐智慧,就能親嘴個中的妙悅。
禪家認為:人類心靈生活的苦難,源自於貪婪;不快樂的根源,是被慾望蒙蔽與奴役。所以我們容易與他人比較、死愛面子、人際關係產生障礙、心中塵勞充斥。這時就應以恬靜之心勘破人相和我相,淨化不愉快的情緒,並從失望消極中看出新希望、新意義,而積極地實踐生命。
所以快樂其實就是生活的本身,生命的實現。觸目遇緣中,事事物物皆有其美其好。若能遠離物慾的奔騰紛擾,在生活中直接體現悅樂,那麼禪喜就會時時流瀉在身邊。
何處是快樂的桃花源?
金錢與權力,常是現代人顯著追求的目標,也多認為通過它們,可以獲得快樂。可是許多人追求快樂卻反而得到痛苦,這是為什麼呢?若由本質層面來分析,根本上是由於人們觀念的謬誤:誤將快樂之源定於外物或外在條件,而不知那只是快樂發生的偶然機緣,並非決定快樂的本質條件。
所以快樂畢竟根源於內在心靈的創造,屬於形上層面,而非現象世界。人若能通過創造力的發揮,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就能產生自我實現,與人相通的舒暢悅樂。當自我充實後,一切外物才不會變質為誘發病痛的寒邪,而只會隨緣成為自我實現的憑藉。
佛洛姆的幸福論
佛洛姆在「快樂」這個意念上,嚴分「喜悅」與「享樂」。
他認為享樂只是不斷翻新慾望的滿足,例如賺錢、贏得比賽、通俗的性享樂……。這些行為雖能帶來高度興奮與刺激,卻無法使人得到更多的成長和力量。
喜悅則是體驗充實,伴隨著基本人性能力創發性的表達所產生的感情狀態;它不是瞬間的狂歡之火,而是伴隨著「是」(生命)的溫和光亮。
作者簡介
楊國樞
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現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系。專研中國人的性格行為及其蛻變、個人現代性及其相關因素、性格測量與性格動力,青年心理及其蛻變等。發表著作包括《中國人的現代化》、《開放的多元社會》、《青年的人際關係》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與文崇一主編)、《大學生的心態與行為》、《台灣的社會問題》(與葉啟政主編)、《中國式的管理:科際性的探討》(與黃光國、莊仲仁主編)等書。
吳靜吉,台灣宜蘭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曾擔任政大心理學系系主任、教授等職,並為「雲門舞集」、「蘭陵劇坊」等團體講授課程。目前除教書外,並任中美「學術交流基金會」負責人。著作包括《心理與人生》、《心理與生活》、《青年的四個大夢》、《追求成長》、《害羞、寂寞、愛》(以上均遠流出版)等書。
鄭石岩,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並曾赴美研究,現任教於政大教育系。鄭教授自幼研習佛法、參修佛學多年,並對心理學與教育學有深入的研究,可謂融合了西方科學與東方宗教修行的實踐家。他所著一系列禪學典籍:包括《清心與自在》、《優游任運過生活》、《禪悟與實現》、《禪語空人心》、《清涼心菩提行》、《禪.生命的微笑》等,皆深受讀者喜愛。
曾昭旭,民國年生,廣東大埔縣人。國立師範大學研究所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所長,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鵝湖月刊主編,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著作有《俞曲園學記》(中華)、《王船山哲學》(遠景)、《性情與文化》(時報)、《論語義理疏解》(鵝湖》、《孟子義理疏解》(鵝湖)、《情與理之間》、《人生書簡》、《從電影看人生》、《道德與道德實踐》、《且聽一首樵歌》、《文學的哲思》、《論語的人格世界》、《在愛中成長》、《不要相信愛情》、《提起與放下》、《人間世與理想國》、《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以上均漢光出版)。
佛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著名心理學家與社會哲學家。出生於德國,一九二二年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初為弗洛伊德的追隨者,一九三四年後與正統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進行爭論,並取得支配地位。
佛洛姆探索心理學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終其一生提倡人道、同情與愛,並對社會病態給予診斷及處方。曾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重要著述包括《逃避自由》(1941)、《健全的社會》(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