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摩羅到諾貝爾
第一單元「新舊文化、語言實驗、公民論述」著眼於近代變革的時空氛圍,因應產生的身分、價值、語言的各種變異與討論。
第二單元「知識轉型、文化生產、歷史記憶」則以近代知識體系為思考的重點,對知識、觀念的形構與轉型,文學形塑的歷史記憶與效果,展開不同面向的反思與回應。
第三單元「地理疆界、文化跨界、東亞想像」聚焦文體與疆界的思辨,以及在跨學科文學文化的意義上,細讀文本的感知象徵系統,展示東亞的文化想像力。
作者簡介
王德威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臺灣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與比較文學系。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與比較文學系Edward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臺灣.大陸.香港.海外》、《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現代中國小說十講》、《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如此繁華:王德威自選集》、《後遺民寫作》、《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華語語系的人文視野:新加坡經驗》、《現當代文學新論:義理.倫理.地理》;英文論著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Fin-desiè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等;日文論著《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