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形象科學


  • 書名:形象科學
  • 作者:W. J. T. 米契爾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09/07
  • ISBN:9789865509392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超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巨大鴻溝 ▌
▌開闢觀看世界全新視野 ▌

當代視覺文化研究權威W. J. T. 米契爾
極具開創性的形象剖析論著──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W. J. T. 米契爾教授的經典著作《圖像學》(Iconology)開啟了跨學科領域的視覺文化研究,現已成為人文學科核心之一。隨後在《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圖像要什麼?》(What Do Pictures Want?)等論著中,引入視覺文化研究的四個重要概念:圖像轉向、圖像與形象的區分、後設圖像、生物圖像。

這四個概念,標誌了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的突破──真正將「形象」作為研究主體。觀者可自「接收端」回溯創作者的思想世界,「觀看」與「被觀看」具有互動性,而非單向傳遞。圖像或物件的意義,會因觀者不同而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本書中,米契爾進一步探求:形象是什麼?形象做了什麼?形象如何產生意義?形象想要什麼?若要建立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又會是什麼樣的科學?首先要理解形象流通於多重領域:既有心理與數學與言詞的形象,也有圖像與視覺的形象。形象可在不同媒介間挪移,顯現成等式、圖解或是一段敘事形貌,更可以一幅敘事畫的姿態呈現。其次,形象是我們心理社會世界的構件,用以處理客觀現實的科學模型。而「形象科學」將鉅細靡遺審視形象本身,深入探討思想與現實關係的邊界現象。

《形象科學》收錄W. J. T. 米契爾自二〇〇八年以來關於媒介美學、視覺文化、象徵主義之專論。既回顧圖像學、視覺文化、當代媒介美學研究的崛起脈絡,論及形象物理學和形象生物學、數位攝影、寫實主義、建築、新媒體,以及當代群眾抗爭的空間占領等議題,也為視覺藝術研究的未來提出展望──形象科學確實能以實證科學的方法及態度處理圖像議題,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巨大鴻溝。

作者簡介

W. J. T. 米契爾W. J. T. Mitchell
任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與英語文學系,為該校之「蓋洛德•唐納利傑出貢獻講座」教授(the Gaylord Donnelley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並擔任《批判性探討》(Critical Inquiry)期刊編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譯者簡介

石武耕
台北人。政大廣告系、台灣大學新聞所畢。現就讀於巴黎第十大學傳播學博士班。
譯作《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合譯)、《編劇的藝術》(合譯)、《深南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