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康健雜誌 12月號/2014 第193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解毒時代
正念安心
擇食自煮

回顧今年,台灣始終不平靜。
服貿爭議、捷運喋血案、飛安意外、高雄氣爆到餿油事件……台灣人一向樂觀,總是強韌面對天災,但如今讓人惶恐的全是人禍,衝擊國人對政治、經濟與民生的信心,人與人之間也失去信任。選舉期間政治人物互噴口水,更撕裂社會情感……
吃的不安心、住的不安心、陌生人不安心、連政府也令人不安,誰也無法置身事外,低迷之中,許多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已經起身行動,從公共事務到家中餐桌,積極拿回安心生活的主導權。
專家指出,變動、衝突是未來生活的常態;腦神經科學家也發現,適時的混亂、失序,反而能提升大腦傳輸訊息和解決問題的效率。擁抱混亂、接受不完美、持續行動,帶著正直、良善的態度做每一件事,對我們所愛的人與土地付出,是安心最好的方式。
平息心靈海嘯
與其盼望大環境安穩不變、凡事在掌控中,
不如靜下心來,釐清問題、起身行動。轉念,才能看見烏雲背後的陽光。
到底還有什麼可以吃?還有什麼事情能讓人安心?」你或許想這樣問。
回顧這一年,台灣始終不平靜。
從3月開始,將近一個月的太陽花運動,一時之間,支持與反對服貿的立場激烈對峙,社會情感被撕裂。
接著是一連串公安危機。捷運上無差別砍人喋血案、大學生情殺,讓都市人心中留下陰影,擔心身旁陌生人、曾經相愛的情人,可能在下一秒鐘傷害自己。
8月初,國內外連續三起空難餘悸未平息,就發生高雄氣爆。不少高雄人受到創傷,連待在自家也心神不寧。「(因為)爆炸聲與震動太大,現在晚上睡到一半,常被突然的燈光或聲音驚醒難以入睡,」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徐西森轉述學生經歷時感嘆。
而食安風暴至今還未平靜。對很多人來說,以前塑化劑、三聚氰胺或毒澱粉引起的危害,多少還可以「事不關己」,因為如果家裡沒有小嬰兒,改喝鮮奶、少吃加工食、飲品,多少就能免除毒害威脅。即使真要外食,也可儘量選擇知名大廠牌或連鎖餐廳。
但這一次人人無處可躲,不僅三餐要吃的食用油品是餿水油、飼料油製成,而且,問題還出自最上游的製造商,知名大廠牌全數淪陷,從餐廳到自家廚房無一倖免。
台灣人一向樂觀,921、莫拉克時總是堅強面對天災。但如今讓人惶恐的全是人禍,人與人之間、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社會信任受到重大衝擊。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嘉新分析,這些事件讓民眾基本生活受到了挑戰,「總的來說,就是吃的、住的令人不安心、陌生人令人不安心、政府也令人不安心,」而以往,這些擔憂多半是年輕世代或中下階層比較「有感」,現在危機感跨越了身分階層、籠罩全台,加上房價長期居高不下,數倍於一般人所能負荷,加劇貧富差距。才發現誰也無法再輕易地置身事外。
而負面事件一再發生,加上媒體習慣把災難及醜陋極大化,不斷刺激大腦內掌管不安全感、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的杏仁核,誘發負面思考與情緒,甚至憂鬱、焦慮、失眠,或讓原本就有這些狀況的人更嚴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