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康健雜誌 09月號/2014 第19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新照顧時代
現在的台灣人,平均6個人照顧一個老人,不出10年,將迎接3個人照顧一個老人的時代。
當長輩衰老、病痛、臥床、失智,無可避免的照顧責任緊追在後。
現在,重擔大多落在家人和外籍看護肩上,將來,子女少了、外勞少了,誰能扛起重責?
社區照顧、居家服務、機構照護並進,同時發揮創意,尋求新照顧模式。在那之前,國家、社會、個人也須做好準備,面對變局。然而,許多人在父母突然倒下時,手足無措打聽不到好機構。
「好的排不進去,壞的不敢進去,」是現況,老人照顧機構虐待、感染、意外新聞頻傳,讓人憂心忡忡,送長輩到機構養老是否就等於遺棄?
為鼓勵照顧品質提升與資訊透明化,《康健》歷時半年,採專家推薦調查,包括老人照顧機構評鑑的學者專家、機構業者組成的協會、以及全台超過1000家機構,三層互相推薦,推出全台首度民間版「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
並為喚起居家服務員的專業與尊嚴,更首度舉辦「全國最佳居服員大獎」,讓照顧長輩最後一哩路的居服員,擺脫傭僕形象,能以居服行業為傲。
唯有全面提升品質,才能照顧我們所愛的人。《康健》面對挑戰,和你一起為安心終老努力。
那天,頭戴護頸,癱坐在輪椅上的王志剛被推進了老人照顧機構,當時,形同癱瘓的他被機構安排住進4樓,那一樓,住的是長期臥床、三餐須靠人餵食的失能長者,那樣場景,似乎正諷刺地預告他接下來的命運。躺在床上,生活自主權被剝奪的他不斷懊惱著:「為什麼是我?」
倒下
事實上,在那天之前的一個多月,王志剛還是個活動自如、可以在學校兼課的退休老師,只是偶爾感覺腳有點無力,看過醫生後以為只是關節出問題,沒想到幾天後突然腳軟、整個人癱坐在地上,怎樣也爬不起來,幸好獨居的他手上戴著可以求救的智慧手錶,當下立刻發出訊號,不久救護車趕到家裡,鄰居也跑來關心,他只能無助地說:「我不行了,倒下去了。」
經過層層檢查,發現頸椎第三、四、五節壓到神經,其中第三節已經斷裂,影響運動神經,導致雙腳動彈不得,當下立刻決定開刀,手術完成後,王志剛開始漫漫的復健人生,一開始嘗試站立,不到兩、三秒就坐下,右手還稍微舉得起來,但左手根本抬不了,轉眼一個月的住院時間要到了,獨自住在新竹的他如何往返台北的醫院持續復健?兒女又各自有工作、家庭,幾乎癱瘓的他生活又要誰來幫忙?
後來全家盤點出兩個選項,一個是請外勞照顧並持續到醫院復健,一個則是由機構照顧,同時在那裡復健,最後王志剛判斷,請外勞已經是筆不小的開銷,可能還得在醫院附近租屋,價格又往上疊,住進機構不僅照顧不成問題,復健的機會多又方便,最後便決定進到機構。
進機構的第一天,王志剛一見復健師便發下豪語:「我一個月就要走出去!」沒想到試著爬樓梯時一踩就跪下,甚至每次光練習舉手、舉腳就已經累到令人想放棄,他開始意識到,待在機構不會只是一個月的事。
共處
如何跟機構共處?開始成為王志剛必須面對的功課。女兒鼓勵他反向思考,把待在機構的日子當作另類的度假,趁機回顧人生、思考下一步,漸漸的,他開始調適心情,敞開心胸接觸每一位長輩,才發現每個人背後都是故事,即便不能言語的患者都有感覺。
「妳看這阿嬤,她已經103歲囉,但記憶卻停留在98歲,她最自豪年輕時在日本生活,還幫30幾個人煮飯呢!」、「我隔床的室友雖然只能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但只要我叫他的名字、要他鬆手,他就會放鬆,讓我幫他做伸展。」、「那個客家媽媽則是看到我扮鬼臉就笑得好開心。」提到這些老人家,王志剛個個如數家珍,怪不得主任直言,他簡直是這裡的守護神。
一邊適應生活,王志剛仍不忘復健。從走一階樓梯開始,一個月後爬到一樓,三個月成功上七樓,社工甚至搞笑地準備「攻頂成功」的旗子鼓勵他;接著開始練習站上像蹺蹺板的道具練平衡,他半開玩笑地說,簡直可以進入雜耍團;為了讓雙腳更有力,他甚至主動上網找到深蹲的動作,讓自己隨時都能復健;後來甚至開始練跑,從時速1.2公里逐步邁向跑步機最快的5公里……。
到醫院回診時,王志剛驕傲地唰一聲站起來,嚇得醫生連忙阻止,要他小心點,後來醫生才娓娓道來:「其實當初你問復原機會有多少?我只回答,神經不像骨骼或肌肉,接上去就會復原,只能慢慢來,但背後沒說的是,按道理,你躺在床上的機會比較多,今天能夠這樣,簡直是奇蹟,你的毅力實在令人佩服。」
站起來
「人生有所失必有所得,而且你得到的一定會比失去還多,」王志剛一直這樣相信著。舉起右手一小截斷指,他驕傲地說,這是當初為了保護學生而被機器切斷的,後來那個孩子變得好上進,還當上老師,至今每年教師節都打來問候,而且他的左手也因此有機會練就一手好字,王志剛反而覺得幸運。
現在的他,雖因為頸椎開刀住進機構,卻因此認識了好多不同的生命故事,而且身體也因為天天復健、運動變得更健康;甚至30年前的學生在網上看到他的近況,幾天前竟25個人浩浩蕩蕩跑來機構找他開同學會,至今line的群組還叮叮咚咚響個不停;如今,王志剛住進機構的時間快滿一年,他也即將實現當初的夢想:「躺著住進來,大步跨出去。」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醫生後來才跟我說:「其實當初你問復原機會有多少?我只回答,神經不像骨骼或肌肉,接上去就會復原,只能慢慢來,但背後沒說的話是,按道理,你躺在床上的機會比較多,今天能夠這樣,簡直是奇蹟。」
使用居服真心話
謝淑如(廣告公司創意總監)

吃,又擔心送飯給她的時間配合不上……,畢竟機構還是有固定的作息,不像在家這麼隨便,感覺好像送她去當兵。」75歲的林伯伯講起送媽媽進安養院的心路歷程,忍不住紅了眼眶。
曾經中風的林媽媽在四年前一次跌倒後,狀況急轉直下。林伯伯也曾找過外籍看護幫忙,但兩個月等待期令林伯伯完全吃不消,只好尋覓機構照顧,然而,送媽媽進機構的愧疚、不捨,卻時時刻刻折磨著他。
盡孝道與送機構,在「養兒防老」那代的父母或子女心中,總各據天秤兩端,難以兩全。
目前,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的資料推估,全台65歲以上失能老人約46萬,入住機構的長者近4萬,不到一成,即便加入不全然是照顧老人的護理之家使用人數,也不到兩成,顯示絕大多數的家庭仍選擇在家照顧。
機構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大
然而,在少子化、高齡化的今天,老年人口迅速膨脹,照顧成為子女不可承受之重。負責規劃長期照護保險的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深有所感,「我公公生了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單身、一個結了婚但沒生、一個就是我先生,只生了一個兒子,結果這孩子一抬頭,背後就有七個老人。」
未來,照顧模式勢必出現翻轉,以因應這樣的變局。「安養優質化、養護重度化、輕中度留在社區或家裡照顧,是現階段的趨勢,」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鄭讚源預期,未來很可能一部份健康老人會選擇住進優質的安養機構,像課程安排豐富的安養中心或老人公寓;多數長者仍留在家庭或社區在地老化,透過地方照顧資源像社區關懷據點、日間照顧、居家服務等方式協助照顧,重度失能長者才進到機構。
但無論如何,隨著老年人口不斷成長,失能者必然隨之增加,機構的需求本來就會愈來愈多。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黃美凰就說,單身的她其實早就定義自己未來是住進機構的人。
然而,前方等著我們的老人照顧機構究竟長什麼模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