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幼獅文藝 06月號/2016 第75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輯室報告
 
夏收                 ◎吳鈞堯
 
收穫,指涉著秋天。我老是記得童年時,沿著田埂收割花生、高粱或者玉米。什麼時節該收割是一個學問,太早收割穀物未熟,影響收成,太晚了,穀物發芽如同荒廢了一季。父親走近田埂,摘取玉米,撥開穗揉捏穀粒,判斷收成時間;若是花生,則必須掏取幾枝,以花生之軟、硬判斷,有時候也含吞入食,以脣舌估量。
   
我沒學會這些經驗,只懂得跟在父母後頭,割高粱、掏花生。下午時刻,天氣炎熱,有時候幾近無風,我們看著滿眼的綠意,覺得綠意也是一種燃燒。後來,綠意都要慢慢還給大家熟悉的秋天。我們驅牛,駕馭三輪車,滿載的穀物散發萌萌草香,聞在鼻裡、心裡,都是甜美的微笑。
   
收穫未必都在秋天,而該推及每一種作物播種與育成的時刻,記得有一年八月到馬祖東莒島,旅館老闆請吃西瓜,刀子一切,西瓜輕裂,無比清香,我們大啖鮮甜清涼的瓜肉,老闆卻遺憾地說,「你們來晚了,若在七月來,就能吃到最道地的東莒西瓜。」
   
東莒西瓜長相平凡,但內裡華實,已是平生吃過最好的瓜,在初夏盛收的西瓜,還能多好吃呢?實是匪夷所思了。我一直記得這個味覺的遺憾。但這遺憾,又豈止是味覺的?而該是人生處處能見的風景。大規模製作的「七領世代」第三次大規模刊登,林佑軒、黃信恩、林禹瑄等小輯各有風華。四月刊登「七領世代」以來,於兩岸引起熱烈討論,透過二十位作家評審出的名單,更是創作的總成績,雖有誤認「年級」的失誤,不影響光彩本質,鑒於雜誌時效有限,本期再度刊登得票紀錄,為年輕世代喝采。
   
長期主編《幼獅文藝》,對年輕世代的關注比起其他傳媒,是來得多,一個人的關注實有限制,非常樂見疏漏的名字,像是林佑軒;更常見「相識」已久,但未必常見面,如黃信恩、林禹瑄。初識時多大學生或研究生,而今展翼紛飛,天空廣、海面闊。
   
17年主編,有所得、有所失,這也是人生風景,有一個缺邊,更顯圓潤的可貴。17來,歷經馬大成、王福生、廖翰聲、王華金等主管,孫小英、劉淑華、林碧琪等編輯主管,李文冰、賴雯琪、吳巧韻等編務戰友,在此鞠躬致謝,也期許新的播種,以及新的豐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