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視
有時我會想:
如果我被認為是一個決絕的人,
肯定是因血液映著當年母親的背影。
努力背離父親而向遠方奔逃,
繞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正踏在父親的腳印上。
如今,給您,今生今世,此時此地,
一個在我生命中,我叫他「父親」的人:
「我明白,父親已經給了我他所能給的。」
臺灣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懷恩文學獎、臺北文學獎 得主
新生代散文作家田威寧第一本散文集,私我,任性,卻令人驚豔!
在文字中屢屢回望,才知自己始終牽掛的,是家人與故鄉。
在努力背離命運後昂首,才驚覺自己踏上的,仍是與父親相同的路。
《寧視》收入了田威寧25至35歲間的散文作品,共分為四輯,內容圍繞成長經歷與家族回憶。樸實而無雕飾的文字,看似任性到了極點,反而成為一種誠懇,邀請讀者透過她的眼睛看見她看見的世界,當然還有一個女子各種慌亂的表情和真實的心情。
對田威寧來說,父親就像是她成長歲月的主宰者,這個被她稱為「搖滾男孩」的男子,曾經是最缺乏責任心的父親,在桌上放兩百元便可以消失一兩週之久;也曾經因為債務問題,帶著兩個女兒亡命天涯,頻頻搬家轉業。
即便個性不切實際到了極點,這個男子始終對未來的一切滿懷熱情與希望;即便「樣樣都會,一事無成」的他,是別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但他總是對女兒說:「年輕人要有一雙無畏的眼睛,要仰望夢想,以自己的姿態行走」。
歷經顛沛流離的童年,目睹父親水裡來火裡去的人生,她本能地抗拒並選擇相背而行,奮力向上從不輕易妥協,卻未料想到,自己其實正亦步亦趨地踩著父親的腳印,同樣地不想未來,燃燒靈魂換取沒人相信的美好。
父親言行的種種、那些父女相處的時刻,一一地透過田威寧的雙眼被凝視、被記憶,當回憶化為可被言說的文字,我們才於焉看見,父親帶給她的──遠不僅僅只是生命。
作者簡介
田威寧
任性的女孩長大後也毫無意外地成為任性的女人。
不戴項鍊戒指是因為不習慣戴項圈。沒有存款是因為不喜歡臆想明天。
整個人活脫脫是《伊索寓言》裡的那隻彈著吉他的蟋蟀,每天只顧著唱歌跳舞、大啖樹果,非常快活!
明天的事,就留到明天再說吧。至少每個今天都很快樂。
三十五歲的單身女子害怕許多事,但最害怕的還是無法順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心中的鼓聲鼕鼕鼕鼕,這個冒失又自我中心的女子學不來優雅地踽踽獨行,而只能又蹦又跳地往前衝。
不求轟轟烈烈,但求一個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