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經驗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台灣人口從1993年即已進入聯合國界定的老化社會

家庭型態的核心化,促使老人向外尋求支援

老人福祉的議題日趨重要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是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將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串連在一起,主旨探討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是否會使得家庭型態日益核心化,而減弱家庭的養老的功能?促使老人不得不向遷徙在外的親人以及其他次級關係尋求支持。如何系統化衡量這種社會支持結構的改變,是《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的核心議題。而社會支持系統建構方法的正當性,則必需透過它對代間支持交換與老人的正負向心理福祉之影響予以檢討。隨著台灣人口從1993年進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老化社會,並開始快速老化,使得上述的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乃呈現分析1989年到2006年的多種相關研究調查研究之結果,以增加相關學者與政府機構的了解與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陳肇男

夏威夷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教授。著有《老年三寶》、《台灣的人口奇蹟》、《快意銀髮族》及《活躍老化》等書。

作者:林惠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主要研究興趣為計量經濟、統計學及產業經濟學等。著有《統計學應用與方法》、《應用統計學》、《基礎統計學》、《產業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等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