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8 好高好高的台灣杉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棲蘭山區有三棵長得很高的台灣杉,被魯凱族人暱稱是「撞到月亮的樹」,你知道它們有多高嗎?

  相當於20層樓高的樹,只有松鼠和研究附生植物的人(得)爬上去。在樹上,松鼠找到吃的食物和住的地方,而研究人員找到了生命的可能性、生活的多元面貌,以及人們對樹木的想像。

  研究人員徐嘉君女士想要將大樹的面貌完整的呈現在眾人面前,召喚人們認識有別於以往的山林面貌,於是她邀請澳洲拍攝大樹的攝影團隊來到台灣,和她一起攀爬台灣杉,並將台灣巨大樹木的生長姿態及環境完整的拍攝下來。

  這個故事取材自2017年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首次改編成兒童知識繪本,和條紋松鼠小金瓜一起穿梭森林、攀爬樹木,從各個角度欣賞森林的樣貌,認識森林的生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拍攝1200多張照片,使用48張拼成
  2017年,「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團隊,和澳洲的「Tree-Project」攝影團隊一起進入棲蘭山區,拍攝三棵台灣杉姐妹的等身照片。他們攀上70公尺高的樹木頂端,並架設相機沿著樹身升降,為台灣杉拍下每個高度的照片,之後再拼組成等身照。這也是台灣杉首次擁有正確比例,完整樹身樣貌的紀錄。

  ◆透過研究人員與攝影師為樹木拍攝等身照片,讓人們更直觀感受到大樹的生態
  一棵樹就是一個生態系,等身照片可以看到光線從低到高的變化,因此附生植物也有不同,這些是抬頭看大樹所無法看到的,也是研究人員想傳達給大家的大樹生態。

  故事之後還有STEAM五個領域的活動,讓小朋友透過生活中的觀察以及簡易的操作,
  體驗故事中眾人匯聚的科學力量:
  S cience有趣的科學知識 為什麼樹能長得那麼高——認識森林植物,以及樹木的構造以及長高的秘密。
  T echnology生活裡的科技工具 捕捉光線的透鏡——打開數位相機,知道數位相機的構造,並利用水瓶做實驗,體驗透鏡折射的原理。
  E ngineering不簡單的工程 利用摩擦力到樹上去——認識爬樹的方法,並做實驗認識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應用
  A rt不一樣的人文藝術 葉子的百變造型——透過收集樹葉觀察、分類,並動手拓印,讓小朋友認識各種樹葉形狀以及構造。
  M ath奇妙的數學 量一量,樹有多「胖」?——認識測量工具,以及知道如何測量有弧度的物品。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套台灣原創,專為孩子打造的科普啟蒙圖書★
  ★從時事出發,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
  ★符合108課綱的科學素養,讓孩子跨領域學習,在生活中應用★

本書特色

  1.原創的科普文本,帶給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新體驗
  取材自真實事件,由台灣資深兒童編輯企劃撰寫,為孩子帶來世界各地一樁樁涉及氣候、環境、工程、建築、動物、植物等的難題,看人們如何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提供孩子科普閱讀的新體驗。

  2.扣合STEAM的學習方法企劃的繪本遊戲書
  第一套以STEA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等跨領域學習方式所企劃的繪本遊戲書,透過故事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利用本書設計的STEAM遊戲,配合摩擦力紙卡動手操作,在家玩STEAM一點都不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結合培養孩子科學素養三大面向的最佳科普讀物
  知識、態度和技能,是培養科學素養的三大面向。透過科普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累積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態度、開拓國際視野,同時提供互動遊戲的設計,讓孩子探索世界的五感能被啟動、延伸,並透過動手操作體驗工程思維、累積技能。

  4.提供家長在各種生活場域都能應用的共學文本
  台灣杉的故事及STEAM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利用各種方式親近樹木、認識森林。當家長帶孩子去國家公園、登山,或是家附近的公園,都可以利用本書提供的方法、角度去認識和親近植物,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一起共學成長。

作者簡介

張容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在兒童雜誌社、國小教科書公司以及童書出版社擔任科學編輯,熱中以文字為小朋友介紹自然與科學的奧祕。喜歡到山裡拜訪大樹和野生動物,總會忍不住展開雙手環抱大樹,用臉頰感受樹幹的溫度,並偷偷和大樹說話。與野生動物不期而遇時,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繪者簡介

朱勵雯

  半個嘉義人半個花蓮人。個性有點沉默又有點悶騷。從小喜歡在山林與田野間奔跑,大自然成了她作品的基調。2011年負笈倫敦藝術大學進修插畫,2015年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兒童繪本插畫碩士班。喜歡繪本、花草樹木、旅行、聽別人的故事,也寫自己的故事,更喜歡把他們都畫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