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第654期 2018/08/15
- 書名:天下雜誌 第654期 2018/08/15
- 作者:天下雜誌編輯部
- 出版社: 天下雜誌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8/14
- ISBN:
空污與核能的拉鋸戰
非核家園
減少核電、提升再生能源佔比是全球趨勢,
但台灣要在7年後實現非核家園,代價是什麼?
不但從現在起每4天要蓋1支離岸風機、
找2座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小的土地種太陽能、
還得讓施工期5年以上的天然氣接收站如期完工。
否則就得拉高燃煤發電,空污陰霾大增?
能源轉型無法一步登天,該如何務實思考能源政策,
穩健實現非核、綠能、穩定發電的理想?
編者的話
問題不是非核,是如何達成?
文 / 吳琬瑜
815缺電滿週年之際,本期《天下》務實地討論台灣的能源困境。這從來不該只限於擁核、非核的二元對立,當距離「2025非核家園」只剩7年,我們該如何穩健地推動能源轉型?
在八一五停電滿一週年的今天,《天下》本期的封面故事是「來不及實現的非核家園」,讓我們務實地討論「二○二五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問題。
非核、發展再生能源,是全民的共識,但最嚴苛的變數是「時間」。
政府訂下的目標是七年後達成非核家園,策略方法是五成的天然氣、三成燃煤、兩成再生能源,完全取代核能。
因此從現在起,每四天要蓋一支離岸風機、找兩座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小的土地種太陽能、還得讓施工期五年以上的天然氣接收站如期完工,否則就得拉高燃煤發電。如今,燃煤成了增加碳排放及增加空氣污染、健康疑慮的辯論戰場。(見70頁)
一八年的今天,和一一年日本三一一地震後的核災,又添加了氣候變遷的嚴峻考驗。
地球正在悶燒。今年夏天,各地都創下了歷史新高的溫度,最主要的兇手就是化石燃料需求難以降低。
三年前,各國在巴黎承諾,將相較於前工業時代的全球氣溫升幅,維持在低於攝氏兩度的範圍之內。但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石油和天然氣投資,皆已再次上升。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亞洲是全球能源需求大增的地區,○六至一六年間,亞洲新興經濟體快速前行,能源消耗增加了四成。煤這種最骯髒的化石能源,使用量年增率為三.一%;天然氣年增率為五.二%,石油則為二.九%。(見126頁)
《天下》仔細分析了能源轉型最務實、也最值得台灣借鏡的日本。因為兩者都屬獨立電網與海島國家,同樣缺乏天然資源,同樣面臨颱風與地震挑戰。日本作為京都議定書簽署國,也於一五年簽署巴黎協定,宣示二○五○年溫室氣體要減量八成。
七月初,日本內閣通過二○五○能源轉型基本計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為避免能源來源過於集中,宣示二○三○年的核電佔比要從目前的二%提升到兩成以上,火力發電則要從目前的八三%降到五六%。
這樣的策略改變是重新衡量了全球與日本國內的情勢,以達成「減碳承諾、能源選擇多樣化、漸進實現能源自主」三大目標。天然氣、燃煤、核能與再生能源約各佔四分之一,努力發展風力發電、太陽能、生質能、地熱,但因為仍要兼顧基載,而定位核能為「實用階段的減碳選擇」。(見88頁)
期盼今天台灣的能源辯論,能跳脫擁核、非核的零與一選擇,而是務實面對如何達成?要花多少時間、用什麼方式達成?才能穩健實現非核、綠能、穩定發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