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天下雜誌 第645期 2018/04/11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對台新戰略
習近平  步步攻心

 
中共以「惠台」之名,會不會導致窮台、弱台?
 「天然獨」一代會不會「逆轉統」?台灣的人才、企業、資金將被連根拔起?
 這一連串質疑與擔憂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自信,對上台灣的發展焦慮。
 這次中國大陸跳過政府,直接向人民招手,鼓勵台人到中國就業、就學、創業、生活,
 習近平的新盤算,是拿下台灣人的心。對於中國送上的「禮物」,台灣該怎麼接?

一個多月前,二二八國定假日,一則新聞就像平地一聲雷,打得全台灣輿論沸沸揚揚,至今餘波盪漾。

這則新聞,是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在當天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這個被台灣媒體稱做「惠台三十一項」的措施,將大幅度放寬在中國的台資企業和個人各種投資經營和工作的限制,提供台商和台灣人國民待遇。(見表4)

措施一公布,台灣輿論馬上沸騰,各種言論在媒體與社群平台上激烈交鋒,智庫研究機構研討會,一場接一場開。陸委會頻頻上火線提醒台灣民眾,「名為惠台、實則利中」,西進要三思,不要違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各界催促下,行政院由副院長施俊吉領軍,在三月中率領各部會首長召開記者會,公布政府的因應策略(見表4),並堅持將「惠台措施」,改稱作「對台措施」。

惠台也好、對台也罷,輿論的沸騰,反映出台灣社會面對中國崛起的集體焦慮。

其實,從二○一五年開始,中共就陸陸續續推出各式各樣惠台措施(見表1)。這些措施背後,是習近平對台工作最新的「融合發展」思惟,要大力吸引台灣企業與各行各業專業人才、年輕人與學生到中國大陸工作、創業、生活,參與中國經濟轉型與重大國家戰略。

目的是透過「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將台灣人融合到中國社會中,拉近兩岸民心,讓台灣民意朝向對中共有利的方向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觀察中共對台策略的前國防部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認為,惠台措施這樣的軟手段,在未來兩岸關係中將是比軍事威脅更有效、台灣人更因該思考如何因應的中共對台策略。

攻心為上 將對台工作,做到每一個台灣人身上

究竟中共為何在過去三年,推出這麼多令人眼花撩亂的惠台措施?

這得把時間拉回二○一四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年三月十八日,發生了學生抗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佔領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服貿協議因此被擱置到今天。

對台讓利措施竟然被台灣年輕人反對、對台工作遭遇重大挫敗,驅使當時北京的中共領導人們,徹底地檢討過去的對台工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更完整的故事,請見天下645期《習近平 步步攻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