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天下雜誌 第635期 2017/11/08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世界愈來愈小,變動愈來愈大之際,台灣也正迎接史上最需要擁抱世界,流動愈來愈頻繁的世代。世界眼中的國際人才,跟過去已經不同。

今年八月,來自一百四十個國家、將近一萬兩千位的運動員,聚集在台灣。

不管是開幕式陳金鋒揮棒,比賽時選手奮力拚搏的精神,抑或是閉幕時的煙火與陣頭,都讓世界看見台灣。

「四百公尺接力賽是我最爆淚的一刻。槍聲一響,美國選手跟台灣選手同時向前衝刺,我完全忘記自己是美國隊的工作人員,瘋狂幫台灣選手加油,」師大翻譯所學生張文蒨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在世大運擔任美國團副團長助理,得學習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態度與工作倫理。

「來自平凡家庭的自己,有機會和各國菁英一起交流,我真的很幸運,」張文蒨回憶起台灣和世界一起創造回憶的夏天,她還是激動。

擁抱世界,成為下一代年輕人的日常,每個人都有機會連結世界。

十七年前,全球有二一○萬個國際學生,現在四百六十萬;台灣出國留學的學生將近四萬人,來台灣的國際學生也超過十一萬人,創史上新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盟的學生移動力計劃「伊拉斯莫斯」,影響超過三百萬學生。

流動不再限於實體或是物品、金錢的流動,更是態度、價值觀與身分認同的虛擬流動。

過去的國際教育,談的是讓學生跟世界連結,「知道」世界的樣貌,被動接收與適應國際資訊。流利的英語、高社經地位背景、具有國際移動力的「國際新貴」,彷彿才是世界中心。

但隨著科技推波助瀾,幾乎所有人都被迫跟世界連結。年輕人在數位環境下茁壯,跟各國孩子連線打怪、共筆協作,懂得連結資源,用網路動員,追求共同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的國際教育,強調不管在哪裡,每個人都得跟世界一起學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