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天下雜誌 第602期 2016/07/20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繁星點亮「多元」新可能
 
文‧吳琬瑜
 
到現在仍有人主張大學聯考是最公平的?事實上,只有大考那三天是公平的,人的出身,原本就有許多不公平。

當年我念的小學,不僅是在所謂資訊不發達的「後山」花蓮,更是花蓮市最貧窮的區域,許多同班同學都是三級貧戶。我的父親是這所小學的教務主任,他要女兒念這裡,表示對辦學的信心,希望街坊鄰居不要送小孩跨區念明星小學。

這班同學後來念大學的不到五人,但他們的生命力是我見過最堅韌的,因為艱困生活給他們許多磨難,即使有同樣聰明才智的孩子,也會因為社會階級限制、資源較少而不利發展。

但現在,偏鄉高中生有機會以每天的努力,高一、高二成績維持全校前五○%,透過繁星推薦管道進入理想大學,不再是「一試定終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天下》年輕記者程晏鈴報告繁星十年的數據,除了台大開出的繁星名額佔全校一○%之外,目前已有六十九所大學釋出約一五%名額。根據清大、政大的研究顯示:繁星生的書卷獎(排名前五%)比例優於用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管道錄取的學生,退學、休學率也是三種入學管道中最低,顛覆許多人的刻板印象。因此我們決定報導這個改變大學之路的趨勢,並由資深主筆林倖妃策劃報導。

程晏鈴找到今年台大繁星新生詹俊宥,他以最低級分錄取台大森林系,成為網上評論的攻訐焦點。我們到苗栗小鎮卓蘭,走訪他務農父親的葡萄園,這是每年寒暑假,詹俊宥來幫忙的地方。「我只是想上好大學,改變生活,」羞赧的大男孩挺直背脊地說著。(見九十四頁)

詹俊宥的故事只是眾多繁星生之一。繁星管道起源地、清大副校長周懷樸說,「清華的錢是從全體納稅人來的,要回饋給全台灣,而不只是台北大安區,目的是要達成校園內的學生組成多元。」而繁星十年,確實讓出身台北市和台東市成為台大生的機率,從差距十六倍,減為十三倍;台大生的高中來源也更加多元。但若真要達到階級流動,不能單靠繁星。

美國史丹佛大學堅持學生組成連「社經背景」都要多元,至少有一五%的學生拿聯邦獎學金度日;一五%是家族中第一位上大學的學生。他們把重點放在多元的「選才標準」,而不是入學管道的多寡。因為面對問題時,多元背景的人背後迥異的生活經驗,能提供不同解方。學生同質性太高,不利於培養未來領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用一五%的繁星名額、七分之一的比例,顛覆了升大學之路,或許會有家長會像建中校長一樣認為「這是不公平的競爭」,繁星生佔了考試生的名額與機會,考試分數才是公平的篩選標準。但在職場及社會都已經證明,考試分數與成績不是決定未來成就的唯一因素。                               

本期目錄

【封面故事】
繁星10年,翻轉大學路
誰有資格上台大?
 
十年前,台大是台北學生的天下,
十年後,繁星讓各縣市的區域高中都有機會被照亮。
數據更顛覆你我想像:無論學業或就學穩定度,繁星生都有最佳表現。
當「一試定終身」不再是絕對,師生如何被影響?多元入學下一步怎麼做?
文.林倖妃.程晏鈴
 
台大森林系  詹俊宥 抓住繁星給的機會  我要改變人生 / 程晏鈴
繁星十週年  成效大盤點 七分之一的力量 顛覆「一試定終身」/林倖妃 程晏鈴
繁星誕生地 清華大學  找考試測不出的人才 /林倖妃  程晏鈴
建中校長 徐建國:這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林倖妃  程晏鈴
接待紐西蘭外賓、師生一起考日檢 不只讓1%發光  麥寮高中吹起自學風/程晏鈴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吵入學制度 不如縮小程度差距 /林倖妃  程晏鈴
美國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大學 選才專業化  招生力求「多元」 /程晏鈴
 
【時事】
英國新首相  梅伊 我要為每個人、而非少數特權服務/吳怡靜
數字說話 千萬旅客來台變摳了 觀光收入打9折 / 陳竫詒
防堵海外租稅天堂,還有兩大關 反避稅條款過了,如何順利上路?/嚴珮華
銀行資安風暴1 ATM變吐鈔機 三大管道  讓一銀ATM受駭 /陳一姍
銀行資安風暴2 app也不安全 駭客就在你身邊  銀行app資安危機/盧沛樺
人工智慧公司Kneron 台灣AI  騰訊買單 /羅之盈
【企業】
要人才有人才、要資源有資源 竹科七公里路  催生上百家新創企業/嚴珮華
安控股王 晶睿通訊 對戰紅色供應鏈  三招創V型反轉/朱致宜
今年最大科技公司IPO  Line上市募銀彈 台灣喜憂參半/羅之盈
果粉力挺賈伯斯  特粉就愛馬斯克 死亡車禍後  特斯拉的蘋果時刻/黃亦筠
【財經】
二○一六天下經濟論壇(CWEF)夏季場
變動時代下 亞洲企業的應變之道 呂國禎
【人物】
金寶集團許勝雄交棒大女婿 文具店之子沈軾榮  變身3D列印龍頭/嚴珮華
《天注定》、《山河故人》導演 推中國電影升級 賈樟柯走上創業路/ 余佩樺、馬岳琳
【未來】
星級大廚在你家 機器人廚師  端出米其林美食/ 辜樹仁
【健康】
建立食安的正向循環 消費六原則 淘汰黑心食物/ 林怡廷
 
【政治社會】
尼伯特風災過後 被遺忘的重災區  考驗台東韌性/ 李映昕  游羽棠
整個台東都是我們的排練場 用彩虹補天 布拉瑞揚再起舞/ 李映昕
【管理】
全球化踩煞車、中印崛起 全球新秩序逆襲 企業要練6種功/吳怡靜
 
【國際】
中美兩強的權力遊戲 南海仲裁結果 改變不了的事實/辜樹仁
 
【經濟學人】
全球瘋玩《精靈寶可夢Go》我抓到你囉,皮卡丘!
消費品巨頭  慘遭小品牌逆襲
以色列高科技業鬧人才荒
濫用派遣工  小心造成公害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Off】
到哪裡吃飯  傅秀玲×卡提撒克英國茶館 英倫午茶 層層疊起的美好 /趙曼汝   
風格與時尚  品牌缺席、場次空白 消失的男裝週 在街頭重生 /周敏
我城劇場創團作《我記得…》你的人生,值得再來一遍/司徒嘉慧、張涵青                                                                       
【專欄】
「味道」決定來不來電 /洪蘭
憤怒戰爭 延燒環中國地帶 /南方朔
南海仲裁 看盡西方醜態/ 朱雲漢
鄉村孩子的 兩節作文課/ 龍應台
尊敬對手 贏得更漂亮/ 鄭志凱
跨界創意人 做文化的工程師 /林友琴
亞馬遜下一個 十年十億新戰略/林之晨
搶救台灣經濟 發展政策須整合/葉銀華
從歐巴馬到川普 社群政治變奏曲/黃哲斌
台中的東協狂想 失語的移民工/ 陳翰堂
帶動地方創生 馬拉松成金雞母 /徐重仁
郭台銘為什麼 被日本「討厭」?/野島剛
【編者的話】
繁星點亮 「多元」新可能/ 吳琬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