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天下雜誌 第595期 2016/04/13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超競爭時代 打破小確幸
大膽越限 就能做大事

勇敢越限,不是漫無標的地隨處嘗試;走不同的路,也從來不是標新立異。
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找到熱情所在,專注當「全世界的唯一」。
你,絕對可以做大事。

文.張翔一 攝影.黃明堂

勇敢越限,不是漫無標的地隨處嘗試;走不同的路,也從來不是標新立異。
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找到熱情所在,專注當「全世界的唯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絕對可以做大事。揚名世界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有個在雲林經營豬肉分切廠的哥哥吳季衡。南轅北轍的人生,一樣的勇敢越限。(見一○○頁)

吳季剛不見容於台灣教育環境、遠走海外之後,奮力突圍而熠熠發光;吳季衡則讓藝術從最不可能的肉品分切廠裡長出來,翻轉台灣傳統農業印象,成為美國康乃爾大學農學院的年度研究教案。

與吳家兩兄弟類似的例子,這兩年紛紛冒出頭。和前些年台灣的氣氛比較,已經有微妙的改變。

無可否認,過去幾年,由於內外環境均不利,台灣內部彌漫著一股強大的負面情緒,這股情緒排外仇富,一根火柴便能點燃飽滿欲炸的怒氣和怨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不想出去跟全世界競爭,最好也關起門不讓別人進來,」和友人合夥在台北市伊通街開了一家茶飲店的小蒔(化名),解釋她最後決定開茶店的心態。名校設計系畢業後嘗試過手作飾品自售,卻敵不過滿街進口貨。

當問起改開茶店有獲利嗎?「還好是家裡出的錢,」她搖搖頭又吐吐舌頭說勉強打平而已,「但我還滿喜歡的。」

屋外風急雨驟,至少家裡溫暖舒適,有小而確定的幸福。這是過去好長一段時間的台灣。在這種氣氛下,多的是偏安一隅的年輕人。

「我家阿勇在英格蘭讀冊,」方士勇(化名)的母親十七年前這麼講時,語氣是驕傲的。兒子還特別交待她,向外人說起時,要說「英格蘭」比較精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勇是世居花蓮縣富里鄉的方家第一個大學生,考上大學那一天,賀客盈門。「伊卡優秀,」成了之後好多年,父母逢人便笑瞇了眼,掛在嘴邊的話。

方士勇是家裡第一個學士,也是第一個碩士、博士。研究所畢業後,他在台北謀職不順,回到花蓮,賦閒在家了兩年,興起去國外念書的念頭。這一念,一路念了十多年,回台後又窩在家裡。「他就是不願意出來工作啊,我姑姑拿他也沒辦法,只好說反正家裡也不少他這一口飯,」阿勇的表弟嘆。

北部某私立大學商學院的課堂上,一位分別從美國、歐洲名校取得MBA與社會學博士學位的年輕助理教授,面對提問就業方向的大四學生,竟一時語塞。

「老師,我們念的是國貿,可是我認識的幾個系上學姊,一個在當空姐、一個在當總機、一個在餐廳上班、兩個當行政,做的都跟國貿沒關係。除了空姐,她們現在薪水都不到三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師,我還有五十萬的學貸要還,你常說不要怕競爭、不要放棄夢想,但我不知該繼續打工、貸款,考上好的研究所,還是乾脆認命先找工作?」

>>>更多內容請看天下雜誌595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