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第586期 2015/11/25
- 書名:天下雜誌 第586期 2015/11/25
- 作者:天下雜誌編輯部
- 出版社: 天下雜誌出版
- 出版日期:2015/11/24
- ISBN:
從魔獸到公民 我們的孩子夠強嗎?
他們對科技爛熟如魔,他們對世界飢渴若獸,他們是一群生來就會上網,從小在電玩遊戲中理解世界、在出團打怪中發展策略思考和團隊情誼的高中生。怎麼教這群花樣青春的少年?如何把這群「魔獸」轉變成「公民」?
《天下雜誌》深入美國、中國、德國教學現場,比對台灣12年國教的利與弊,發現高中職教育豐富多元,如燦爛耀眼的向日葵。
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一襲鮮豔搶眼的紫衫,搭配從來沒變過的蓬蓬「花媽頭」,辦公室三、四個幕僚一旁待命,隨時「接招」。范巽綠蔥白手指快速翻動文件,不過幾秒,馬上點到要害,「不對,不對。不是這份,再去找。」
如此數次。聽著聽著,心裡也跟著急起來。
「沒辦法,再不快點,就趕不上世界的腳步了,」范巽綠當過教育部政務次長,去年十二月由市府顧問回任教育局長。這幾年教育鬆綁,十二年國教、高級中等教育法、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實驗教育三法先後通過施行,她的改革魂又回來了。
范巽綠的焦慮,也是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焦慮。近年來,從美國、芬蘭、德國,到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世界多國的中學教育,尤其是高中職,正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魔獸 vs.公民
RPG遊戲世代的蛻變
二○○九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大推「力爭上游」(Race to the Top)計劃,編列四十三億美元特殊教育預算,提升美國中學生的大學與職涯準備度,目標是培養高中生成為有生產力的公民,足以匹敵世界各地任何工作者。
北歐芬蘭,也正如火如荼規劃有史以來調整幅度最劇烈的新課綱,未來將在中小學全面推行「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為新世代奠基未來能力。
台灣二十年教改,各級學校受重視的程度,就像一根啞鈴:小學、大學兩頭重,國中、高中中間輕。直到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改革高中職教學,開始進入教育核心雷達區,目標是多元學習、百花齊放。
為什麼高中重要?
做過國中老師、大學教授的顏慶祥,當了八年教育處長,去年底從屏東轉任台中市教育局長。他在教育圈三十年,對高中教育感觸頗深。他觀察,高中職是孩子最重要的「轉骨期」,這三年的學習與鍛鍊,左右人的一生。
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大腦中負責事前計劃、考慮後果、管理情緒衝動的前額葉皮質,正在建構中;這個階段,也是自我認同、生涯試探的啟蒙期。
根據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十一歲以後的青春期階段,處於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他們逐漸發展抽象邏輯思考的能力,能夠處理跟正義感有關的概念。
公民意識就在高中職階段萌芽。在台灣,十五歲可以合法打工,犯罪要負部份責任;在多數國家,十八歲可以投票。可見,這個年紀的青少年,需培養出獨立活下來的一技之長,也必須培養出獨立活下來的社會關係處理能力。
最近,這個轉骨期還加了另個變數,那就是網路。有人說,這一群出生在世紀交替的高中職生,是網路原生的RPG世代(角色扮演遊戲世代)。他們在電玩遊戲中自由創作、理解世界,在出團打怪中發展策略思考和團隊情誼。
而且,他們跟傳統十五至十八歲的高中職生更不一樣:他們比成年大人們更熟練地掌握科技工具,以及運用這些工具動員彼此的串聯力。這是為什麼,這群高中職生可以瞬間就號召到成千上萬同儕,一起反對某些事情。儘管,他們情緒還不成熟,也不知道怎麼為自己開的戰爭收場,但他們都有高超的社會關懷和社會動員力。
他們處在從魔獸轉為公民的蛻變期。這群花樣青春的少年,要怎麼教?
課本怎麼寫、老師怎麼教、考試怎麼考就怎麼學的「單向知識下載」模式,已不敷時代要求。尤其是,當世界進入融合雲端、物聯網與智慧製造的工業4.0時代,高中教育變革更加重要。
二十一世紀新經濟的後盾
教育 4.0——連結力更重要
美國未來學家、明尼蘇達大學副教授哈金斯(Arthur M. Harkins)指出,「二十一世紀,第一個躍升到教育4.0階段的國家,就會成為人力發展的領頭羊,並創造二十一世紀新經濟。」哈金斯進一步闡述,教育4.0是以創新產出為核心的教育,強調跨界連結、協同創造。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李文富,為了設計高中新課綱,埋頭研究各國高中教育多年。他指著手上一本研究摘要說,全球高中新訂的課程概要,都加強知識統整應用,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
「教育4.0不是創新技術,而是把所學知識做更好的連結和統整。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連結力更重要,」李文富說,高中教育重心應放在培養學生的連結力,國教院在編寫一○七課綱時,就規定高中生至少要修四個跨領域的專題和實作實驗。
教育模範生芬蘭規劃中的新課綱,也側重跨科的橫向連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