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天下雜誌 第585期 2015/11/11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兩岸互動下一步 九二共識的逆襲
馬習會究竟只是一場政治大戲,或真的會帶來實質影響?促成握手的「九二共識」,是勒緊台灣未來的緊箍咒,還是打造兩岸和平的關鍵推手?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下午三點整,馬英九和習近平的這一握,開啟兩岸分治六十六年後的新頁,宣告冷戰時代的終結。國內再度被挑動的統獨神經,反映出推動兩岸交流制度化的完整,不能再等,擬訂一套符合民主的程序與監督機制、背後的法律依據,亟待台灣內部建立共識。不論支持反對、樂觀悲觀,馬習會已成歷史,台灣能選擇的,是聆聽更多元的聲音,共同思考下一步該往哪走?
文/李明軒、陳一姍、呂國禎 協助採訪/辜樹仁、李映昕、余佩樺 資料研究/王珉瑄 攝影/黃明堂
一九四五年八月,毛澤東從延安山區的老巢,生平第一次搭飛機,到了悶熱的重慶──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蔣中正的國民黨總部所在。這是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領導人最後一次會面。
當時,蔣中正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黨主席。四年後,蔣中正避走台灣,毛澤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時隔七十年。
無聲無息,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下午三點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走進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的會場中央,雙方握手、轉身面對群眾,沒有司儀、沒有稱呼、不打招呼,這一幕,寫下兩岸分裂六十六年後的歷史新頁。
「現場最驚人的一刻,是上千隻手,高舉著相機、手機朝向馬習,那一刻有如上千人朝著馬習膜拜,」《天下》採訪團隊觀察。國內外媒體,上千鎂光燈同時閃耀,有如超高輻射的太陽,許多記者事後發現,相機拍到的是一片曝光過度的白光。
巨量鎂光燈,在黃色背板上,照出馬英九與習近平的陰影。一如馬習會落幕後,九二共識的逆襲,台灣命運新一輪的挑戰才揭幕。
冷戰時代的徹底終結
「馬習會本身就是這次事件的主要成就,經過兩岸六十六年來時而矛盾,時而危險的關係後,馬習會等於是確認了馬英九上任之後,兩岸關係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改變,」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在五日馬習會消息曝光時,第一時間為文評論。
放在全球大歷史上,馬習會是否是一個時代的開始,言之過早;但它的確宣告了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時代的徹底終結。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會長楊永明指出,朝鮮半島、南海與台灣海峽一直是上世紀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大家公認的東亞戰爭熱區。南北韓國家領導人都已見過面,兩岸領導人碰面是最晚的一幕。
對馬英九與習近平而言,這場會也關乎雙方的歷史定位。詩人吳晟在接受《天下》訪問時批評,馬英九在總統大選前,急切地與對岸領導人見面,純粹是為了個人歷史定位——兩岸分裂後,第一位破冰的中華民國總統。
習近平為何而見?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分析習近平則說,對每一代北京領導人而言,對台政策是中共領導人追求政權合法性、正當性與歷史定位的一個重要象徵。毛澤東的和平解放,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江澤民提出江八點,胡錦濤是胡六點。習近平的這一步,超越了所有,因為他達到了所有領導人都沒做過的事。
看到馬習會,「我的第一個感想是,習近平的地位真的太穩了,」一位藝文界人士說:「他敢走出這突破性的一步,表示已經擺平了共產黨內多數勢力。」
日本《產經新聞》中國總局(北京)特派員矢板明夫則有不同解讀。他認為,習近平在中國國內的政績,除了反腐以外乏善可陳。他亟需藉一個吸眼球的表演來沖喜,鼓舞政權的士氣,提升自己個人在黨內、國內及國際上的形象。
中國國務院參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時殷弘說,北京盤算,明年大選,如果依照台灣民調說的民進黨候選人會當選,則未來四年、八年,甚至八年後國民黨也不見保證得可以重新執政,兩岸領導人碰面將遙遙無期。
儘管馬習會一開始就言明,不簽協議,不發表聯合聲明。記者會也採取元首碰面後的最低規格,各自召開記者會,保留各自表述、互不承認的空間。但事前,仍讓許多台灣人有眾多期待與恐懼。
馬習會消息曝光當天,台股大漲。台經院國際事務處副研究員邱達生甚至期待,習近平可以允諾,中國支持台灣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TPP(跨太平洋伙伴協定)等利多。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用「突襲」來形容馬習會,因為這些利多極可能重演上次總統大選的中國因素,讓國民黨逆轉選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