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在大滅絕來臨前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入選歐巴馬、比爾•蓋茲2021年夏季推薦書單
普立茲得獎書《第六次大滅絕》作者環境報導新作
人為活動除了對地球帶來傷害,有沒有可能也是拯救自然、扭轉大滅絕的希望?

數萬年來,現代智人這個物種建構出昌盛非凡的人類文明,卻也對大自然造成了嚴重衝擊。
舉凡物種滅絕、失控的碳排放量、海平面升高,在在都是本世紀亟需嚴陣以待的棘手問題。
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再靠「不做」什麼,期待自然能夠自我復原,
而是來到了該審視「人類要如何主動干預自然以拯救地球」的節骨眼。
在當今環境危機的最前線,有一群人相信,運用科技與智慧介入自然,
可能是人類僅存能夠逆轉生態災難、扭轉大滅絕的唯一希望。

普立茲獎得主、《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的這部新作,
就要帶我們親臨現場,不只探討「人禍」怎麼影響、重塑了自然界,
更見證在美國、歐洲、澳洲,乃至於全球更多地方,
已經有哪些將要或正在進行的人為解決方案與措施。
她也深入學界、政府、民間、產業界等不同團體,
多方汲取各種關於應對當前環境危機的意見與想法,
並從中仔細思索在「人為」介入後,我們星球上的「自然」前景何在。

在本書中,作者會帶我們看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研究人員透過基因研究與人擇,試圖培育耐熱的「超級珊瑚」以搶救大堡礁,
即使無法保留完整、原始的大堡礁,那麼是否應量力而為,能救多少算多少?
.地球工程學家研擬對平流層發射氣膠,模擬火山灰為地球降溫的效果,這會是對抗暖化的解方嗎?
我們又能否接受在氣膠籠罩下,碧空如洗的藍天美景將不復存在?
.在美國南方城市紐奧良,大自然經年累月藉河流沖積而完成的土地生成工作,
日漸受到人類開發與治水工程影響,再加上近年氣候變遷衝擊,洪患與土地流失加劇。
數十個動用各式管線、幫浦與柴油推動的大規模「創造沼澤」計畫正在力挽狂瀾,試圖還地於自然。
.科學家運用基因編輯改造澳洲外來入侵種「甘蔗蟾蜍」,調整其體內毒腺,
不讓誤食蟾蜍的捕食者死亡,也爭取足夠時間讓當地特有種學會遠離甘蔗蟾蜍。
像這樣讓「不自然」與「自然」並存,是否將成為未來自然的常態?

從作者第一手深度踏查、訪談的八則報導,
讀者會對全球當前環境危機的現實有更多的認識,
同時也能看到各界力挽狂瀾的現況,與其中牽涉層面之深、之廣。
無論是採「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思維,又或是「先求有,再求好」的出發點,
在大滅絕來臨前,扭轉自然界頹勢的工作中都有諸多尚待解決的問題點,值得更多人關注與思辯。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的撰稿人,也是二〇一五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非小說類獲獎作品《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的作者。她是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兩屆得主,並榮獲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肯定,亦曾獲得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寇伯特現為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環境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訪問講師,與先生、孩子定居於美國麻州威廉斯頓(Williamstow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譯者簡介

余韋達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於科技業、出版業與媒體業。
譯稿賜教請來信:weitayu1989@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