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的品牌學
本書以「品牌建構」為核心理念展開探討,來自作者在戲曲製作與行銷推廣上的實際經歷與長期觀察,覺察到無論是國光員工或者是消費觀眾,「品牌意識」都代表著一種鮮明的心理認同。可以說,國光打造品牌的過程,就是尋求與觀眾溝通、並與多元社群建立互動關係的過程。書中的論述內容,除了收錄作者多年來以國光為案例發表的各類專題論文,以及近三年接掌團務後,對於「品牌策略」思考的記述文章外,透過徵引國光歷年創作發展的記錄資料,加上親身參與國光內部變革的經驗敘述,最後再以前瞻未來的願景做總結,統整全書的撰述脈絡。
本書特色
國光,一個公部門編制的傳統京崑劇團,如何從一個公家單位,蛻變成一個形象,一個品牌,甚至一個IP?絕對是一個該被書寫、被紀錄的品牌故事!在臺灣戲劇史,乃至文化史,都不該被忽略。為什麼?因為它的故事與經驗是獨特的:
國光1995年成立時,曾遭業界人士唱衰不到三年就會被裁撤,沒想到一路走過十年二十年。在團隊成員共同努力下,國光一方面守住傳統根基搬演經典老戲,一方面藉新編現代文學作品、開展跨界合作推新編戲,不但留住老觀眾,同時拓展新客群,還針對多元族群發展出「客製化」產品能力。創團迄今,國光開創京劇新美學風格,創作能量日趨成熟豐沛,又累積優秀經營口碑,讓京崑劇在臺灣土地上生根茁壯,在兩岸傳統戲曲界引領風騷。
這本書由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與資深文化記者陳淑英共同執筆,完整剖析國光劇團的品牌經營的策略、紮根、推廣、影響與願景。
作者簡介
張育華
京劇演員出身,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團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戲曲組博士。歷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主任、劇藝發展組組長,國光劇團演出組組長、研究推廣組組長等職,長年致力於傳統表演劇藝研發、兩岸暨國際藝術交流推展、戲曲藝術教育課程籌劃、戲曲傳播行銷業務推展等,藝術行政歷練豐富。學術專長在於戲曲表演學研究,曾出版學術著作《戲曲之表演功法 ~ 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戲曲表演假定性品格之探討》等。學術專文〈論戲曲「口傳心授」之傳習內涵〉曾獲權威戲曲理論學術獎「中國『海寧杯』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並先後於國內外研討會發表論文多篇。
2014年接掌國光劇團團長,以「文化品牌」為經營座標,循「承繼經典,文化創新」之理念,研發製作具「獨特性」暨「客製化」之品牌戲曲創作;鏈結藝企合作資源,推動「臺灣京劇接班人」之青年人才育成計畫,強力培植年輕新秀出線;發展戲曲「行銷、傳播、管理」新策略,促進多元社群觀眾走進劇場。落實以「國光品牌學」之永續經營績效,建構臺灣劇藝新美學品牌團隊的發展願景。
陳淑英
陳淑英,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在余紀忠時代的中國時報擔任時報媒體集團月刊主編、文化組記者。作品散見PAR表演藝術雜誌、兩岸文創誌、創價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