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問診靠醫生‧把關靠自己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知為什麼台灣的民眾常被貼上愛逛醫院、愛打針、愛吃藥的標籤?暫且不論民眾是不是愛吃藥,但不可否認的很多醫師也在不同動機之下,鼓勵民眾服用一些不需要的藥。經由媒體的報導,民眾瞭解藥價黑洞的存在之後,更加深了對醫生的不信任。醫療糾紛中有一定比例的無頭公案,和藥到命除有關;但,除了解剖,真的不知道進到病人肚子裡的是什麼?

現實環境中,就醫院經營者來說,就診次數是不能降低的,檢驗單是不能少開的,藥不能少給的,手術,尤其是「金雞母手術」是不能不動的;因為那都是如今很多醫院診所的生財來源。對醫院經營者而言,醫療人員,有如儀器設備一樣,只是醫院生財鏈的一環而已。

民國89年時,看到政府在健保瀕臨財務危機中,醫護人員在業績掛帥的管理制度下成為「醫療奴工」,醫師們分不清楚自己是在「行醫」還是在「做工」?在追求速效、向錢看齊的環境下,醫護人員成為病人既畏又怨的「壞醫生」、「壞護士」;在超高門診量與績效壓力下,「行醫尊嚴」蕩然無存;而病人在求醫過程中忍受病痛、「找關係」、「送禮」、「打聽」與「貨比三家」,對醫療體系充滿怨言與無奈,甚者成為粗糙醫療品質下的犧牲者。

醫療照顧很吊詭的地方是,一方面是科技語言的結合體(雖然說的是國語或閩南話),與一般人日常生活語言距離甚遠,常常讓人如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另一方面,醫療照顧又實際直接在個人身上進行,醫療經驗是很真實的,人不僅有能力可以詮釋個人的醫療經驗,人還有記憶。主觀體會之下,使得很多人一提起就醫,都有一肚子的怨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診間或病房與病人接觸的醫療人員,是經年泡在醫療專業裡的專業人員,而到醫院診所去看病的民眾,除非是識途老馬的老病號,大部份人的「醫學素養」 可能都不甚了了。醫病雙方在三、五分鐘的接觸中,要民眾能清楚的理解醫療人員、信任醫療人員,照著醫療人員的囑咐走,這時候的民眾,恐怕要理智暫停、知識休兵,才能做到。

作者簡介

張苙雲 

學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博士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社會學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學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民國100年10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就10歲了。民國89年9月幾位本不相熟的朋友,
抱著浪漫,憑著天真,貿貿然堅持推動「只是不同,並非對立」的醫療改革,企圖作點能爭取民
眾、醫界、政府共贏的事。
民國90年10月時,一群人發了一個大夢:
在一個叫做台灣的小島上,那裡有秉持非營利精神經營的醫院,醫院中的醫護人員,擁有合
理的報酬與尊嚴的工作環境,他們全心全意的守護著人們的健康,所以島上的每一個人都能享有
以人為本的愛心療護,那是一個充滿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
我們何其有幸,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