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深度導覽
提到「吳哥」,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大概就是古蹟、廢墟、印度教神話石雕以及塔、塔、塔,很多的塔。也或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所以在華文的譯名,通常加上了「窟」字,稱其為「吳哥窟」。
然而你知道嗎?
吳哥的神廟建築,表面上供奉的是來自印度的神祇,實際上是國王或貴族的陵寢。吳哥的神廟雖然富有濃厚的印度色彩,建築形式卻是原生於高棉的,且其建築的式樣與裝飾元素,還對後來崛起的暹(泰國)產生深遠的影響。
吳哥留給世間的,不僅是宗教建築的遺跡,更是東南亞文明在國際舞台上繁盛一時的重要證據,它驚人的建造水準與藝術成就,在在顯示了高棉民族優異的創造天賦,唯有足夠強大的國力,才能產生如此精緻優雅的文明。
它是吳哥王朝輝煌的歷史的見證。
可惜的是,柬埔寨脫離法國殖民獨立後,因為國家無法負擔龐大的維護成本,只能任其自生自滅。直至一九九二年,吳哥遺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才由聯合國組織了國際團隊,在吳哥進行著長期的維護計畫。所以我們今日見到的吳哥,在其沉穩的外表下,是各國精英群策群力共同保存的人類瑰寶。
如果你不想走馬看花遊吳哥,如果你想沉浸在吳哥的神話世界,如果你只能帶一本旅遊書,或是僅想在家臥遊,都只要看這本就夠了!
本書特色
1. 台灣特派團隊實地走訪全區四十八個大小景點,依照最新國際權威研究報告進行正名
貓頭鷹出版社特派員張蘊之與許紘捷,多次前往吳哥,大至遊客必遊景點,小至冷門到連探訪都可能迷路的小廟,一磚一瓦都仔細走訪勘查,並依據柬文發音與詞義,重新考證景點名稱。
2. 三百多幅精采照片、五十一張平面導覽圖,完整呈現宏偉建築與經典長廊壁畫
本書以三百多幅精采照片,完整呈現吳哥各寺廟的宏偉建築,並針對重點寺廟裡,精采雕像的神話傳說例如:乳海攪拌、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神話故事;或是建築賞析與故事,包括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門楣風格、特徵與代表寺廟,還有建築物本身象徵與改建等過程,乃至建築師等,一一詳析解說。此外,更以五十一張平面導覽圖,清楚標示寺廟必看景點及各經典長廊壁畫的相對位置,保證不迷路,菁華一次就看懂。
作者簡介
採訪撰稿/攝影◎張蘊之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副秘書長,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現正於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修業中。曾做過劇場演員、製作人、動畫編劇、記者、出版企畫與編輯,熱愛苦行式長旅,專注探索已消逝的人類文明,以傳遞死人骨頭留下的智慧為己任。著有《澳洲不思議》,並彙編有《圖解100個印度史詩神話故事》一書。
相關著作:《澳洲不思議》
攝影◎許紘捷(Dog Face)
1973年生,自由攝影。2010年8月首次進入柬埔寨之後,深受當地文化與民情震撼,於2011年1月開始長期旅居吳哥,駐地經營民宿之餘,同時從事長期紀實攝影與投入國際人道救援工作。
Love in Cambodia 攝影計畫發起人,台灣希望之芽柬埔寨兒童創作計畫駐地工作人員。
dogface201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