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二十年的走訪與溯源,
看盡台灣彩瓷面磚的美麗與哀愁,
重新領會傳統工藝的創意與美感。

您是否知道,曾有一種瓷磚風行於世,表面繪製各式美麗的圖案,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也有各種幾何圖案的創意展現。它們是在臺灣俗稱花磚,也常被稱為「馬約利卡瓷磚」的彩瓷面磚,曾於1920~1935年間流行於臺灣與金門等地,也曾流行於東南亞各國。

對當時人而言,以瓷磚妝點自家屋宇,不僅是為了賞心悅目的外觀,也曾是自家財力的象徵。出外打拼的台灣人,回到家鄉為家人蓋一座住宅,並以瓷磚裝飾,成了他們人生的夢想。仔細看這些美麗的瓷磚,可以發現其工法、設計與拼貼方式,都帶著工匠的技藝和屋主的個人喜好。因此,每每會在屋頂或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現它們的身影,讓人不禁納悶貼在那個位置,是想吸引何人的目光。

這些曾被大量使用的瓷磚,在臺灣盛行的時代正逢日本殖民末期,僅出現短短15~20年,便因戰爭與政治更迭而消失。而今日只能從尚存的建物與古宅中找尋,且數量隨時間日趨稀少。因而作者康鍩錫先生懷著對台灣古建築裝飾的深厚情感,花了二十年親自走訪,蒐集各地的瓷磚圖樣。希望能為這短暫消逝的美麗,留下永恆的記憶,為臺灣的建築史留下紀錄,也讓讀者重新體會往日的美感與創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康(金若)錫
文史工作者、社區大學講師。1985年起從事台灣古建築田野調查研究至今。曾任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研究助理、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有多種古建築及裝飾相關研究與著作:《台灣古厝圖鑑》、《台灣古建築裝飾圖鑑》、《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鑑》、《台灣門神圖錄》(以上均為貓頭鷹出版),以及《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裝飾》、《新竹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摘星山莊》、《雕刻之美——林本源園邸》、《桃園景福宮大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板橋接雲寺建築藝術與歷史》、《泥塑剪黏之美—林本源園邸細賞系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