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如何做到」而言,主流的自由市場理論實難以提供合理解釋,關鍵因素確如對該學派採批判立場的結構學派所言,是國府在有利的客觀條件配合下,在當時採取了符合時宜的經濟與產業政策。再則,日本殖民遺產與美國的援助,雖提供了重要有利條件,但僅為輔助性角色,無法在戰後「自然地」帶來工業化。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採取歷史性角度,探究了「發展動力」層面,認為百年來救亡圖存追求現代化的民族動力,高度提升了國府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並促使國府施行土地改革並著重社會公平。然而這歷史條件也隱含了這發展模式的局限,影響至今。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一書希望藉由此研究促進對台灣經濟如何進一步發展的討論,同時對後進發展理論做出貢獻。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瞿宛文

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研究員、台灣大學城鄉所與經濟系兼任教授。研究著重於台灣與東亞經濟發展,近來也開始探討中國大陸經濟相關議題。曾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與社長。著作包括《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中央研究院叢書,聯經2017);與安士敦(Alice H. Amsden)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MIT、聯經2003,北大2016);《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社2003);《經濟成長的機制》(台社2002)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