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印刻文學生活誌 12月號/2021 第22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裡不問出身,所有身分皆被取代為一組號碼,
懷舊而簡易的遊戲回溯斑斕的童年記憶,
只是這次,勝出的代價是生死威脅和他人的鮮血,
然而在荒誕殘酷的規則下,
數百人的欲念堆疊累加、互為催化,
幾乎壓過恐懼,令參與者甘作欲望的俘虜……

本輯以爆紅的現象級韓劇《魷魚遊戲》為主題,
邀請十位深耕於影視產業的作家、編劇、發行、影評家,
以及任教於韓國各大學的教授,以獨到的眼光或文學觀點,
全方位解謎劇中的各式隱喻、和潛藏的社會議題,
在得失取捨之間,深探人性的底線。

 

【編者的話】

如果能重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執行主編 蔡俊傑

在更年輕一點的時候,當時還沒有穩定工作,剛離開學校,結束兵役,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非自願的情況下,社會加諸的「安排」至此暫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自己的事了,得要自己決定方向,決定作為,沒有誰會特別看顧著你,甚至你得開始肩負承受更多期待和關注形成的推力。這時總會有種錯覺,彷彿所有人都看著你,等著你走出下一步。

當時有一段時日,跟著父親做抓漏,追循著那些潛藏在牆裡的縫隙(甚至是破洞),先憑藉著經驗摸索定位,再隨著防水材料灌注到牆裡的壓力,一一顯露路徑,那些日積月累的厚水,逐漸從牆面開始吐露,直到開始夾雜著尚未凝固的液態材料漫溢開來,填補空隙,這時牆體才更趨於完整些。通常完工後,得要等到下次的雨來,才能確認施工是否有疏漏,若再有水滲出,就會再做修補。而每次修補都會開始回想,在之前的工序中,是否出了什麼差錯,或者是漏看了哪一部分。

而期間也趁著工作,出入過各種樣貌的大小場所,從一般住宅到新穎的辦公大樓,醫院學校和寺廟,那些寬敞明亮或是雜亂擁擠的空間,無一不是放存著生活其中的人各種自我的投射,那些美好的,還有敗壞的,都被安藏在一道又一道的門後,再微縮成一孔鑰匙縫,或者更便利的,就只是電子密碼鎖裡一組又一組的數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房子都需要被修補的機會,而不是放任它頹圮破敗,當然人也是。而人一旦有什麼地方開始要壞掉,跟房子一樣,在傾垮之前,從外在是很難看出來的。

後來的某一天,我們終會知曉,曾經的那種好像被很多人看著的感覺,只是自己心底不安的延伸,被放大的自我檢視,強迫糾錯,因為沒有找到位置安放自己,所以恍恍度日。有時候我們確實有好好努力過了,也付出了相對,甚至更多的代價,好不容易得到些什麼。就危危顫顫地守著,懷抱著希望活下去,深怕頃刻間便被現實拋擲,成為魯蛇、被遺棄者,或者是自我遺棄者,更艱難的是生活,而驅動生活的是欲望。

雖然沒有如果可以重來,但慶幸的是,我們還可以擁有「後來」這個的重新開始的迴旋空間。
想想也滿湊巧,今年陸續做了幾期跟影視相關的專輯,從《鬼滅之刃》,「他們在島嶼寫作」七等生紀錄片,《孽子》舞台劇,《斯卡羅》,到這一期的《魷魚遊戲》,不論是文本改編,或者熱絡討論的影視作品,這些影像的呈現都黏膩著人的各種欲望核心,那些流失於時光中的失卻和彌補,好像有個不斷旋轉的漩渦,把我們扯進去,吸引注意,進而著迷深陷,而我們總會在他人的故事裡,看見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