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印刻文學生活誌 10月號/2021 第218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邁入第八屆的青年超新星文學獎,為鼓舞、發掘年輕寫作者,攜手全國大專院校,廣徵校園文學獎的小說首獎,重返賽場競逐。本屆共有三十三件作品入圍,經決審高翊峰、張亦絢、童偉格、黃麗群、劉梓潔評選出首獎一名,優等四名。

首獎張子柔〈繩〉,構築「路洗」的世界,由路洗人淨化汙穢道路的工作,帶出自由追尋的命題。優等作品:陳姵妤〈隧道的眼睛〉,書寫時間、人物、景物的時移,以及自我認同的困境與思考;李承鴻〈那些彈力球為何消失?〉,循著永和迷宮般的巷弄,錯綜的路徑蔓延成記憶的拼圖;李瑄瑄〈男人與他的海與森林〉,夢境與現實交融互涉,勾勒出人物之間的隱晦想像;李品維〈今晚吃魚〉,敘說人與人的關係中,潛藏的種種對他人,以及對自己的殘忍。

本輯亦邀請歷屆首獎得主,分享後續近況,以及小說與寫作對他們的影響。

【編者的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街的鬧熱

執行主編 蔡俊傑

因循著月刊的性質,當期主題不論是提早決定的,還是因為各種因素臨時變動的,幾乎都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分配。當中的作業細節,漸漸地也不再以難易來分別,逐一檢視,就是完成或是未完成的歸類,彷彿沒有止盡的待辦事項,接連不斷地湧來,邊推著字句,邊被不同的人事追著跑,時常遇到要急要趕,卻也要穩要好,難免疏漏,但每一次付印都是起手無回,真遇到的,只好再次提醒自己至少不要犯重複的過錯。但重點不是過錯,而是再次,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如何從中撿拾成果,並且剔除掉失誤,使得那迴繞於個人的時光本身,不至於全然地無謂耗費。

青年超新星文學獎邁入第八屆,徵獎辦法是把各校園文學獎小說首獎聚集,再一次相互比較,選出首獎們中的首獎。獎終究是一個聚焦的形式,光芒的強弱讓照見的種種多了顯明的層次。作品經由討論再次有了被閱讀的機會,而一個作品的完成,勢必避免不了更多的碰撞和相遇,在讀者印象中,拓下自己形狀的印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次看著散在桌面上,一篇篇尚未揭曉結果的小說,被評審們依憑著各自的經驗解讀,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織網中,拾取著重的細節和角度光影。經由小說題材的選擇,可窺見寫作者關心的焦點以及遭遇的問題,當然這不算是絕對,小說不等同於作者,但它確實是寫作者書寫當下的觀看視線,還有感受的具體呈現。回到桌上的討論,就一部好的作品來說,基本上要具備的、作者至少要做到的,逐項檢驗對照,精采奇巧處相繼讚賞;也不時看到反覆重提的失誤,還有接連感嘆應可避免的過多錯字。逐篇提出的優缺你來我往,鉅細靡遺,從作品談到寫作的基本,小說的可能,甚至溢想著潛藏文字之後的組成脈絡。說是評審會議,上心了,其實更像是析解寫作這件事的過程。

受限於角色,往往就是觀察到評選現場,不過作為一個讀者來說,藉由作品初見,其實是一件單純又美好的事。這樣的對話最好的狀態是,與其說想說的都在裡面,不如說,作者想展露的都在小說裡面了。

這時,我們也許可以慶幸,還好這個世界有小說。我們可以多隔了一層,就好像獨自站在靜謐處,看著對街的人事來去,清楚卻又陌生,親近又遙遠。而可能就在悠晃中,某一眼看見了哪處的店門口或玻璃櫥窗裡,有個「什麼」捕抓了注意力,遂滿懷期待,先找到了鄰近路口,停步等車,踏過馬路,再漫漫跟著剛剛的印象前尋,直到了眼前,才真正一瞭細節。最耗費時間的總都是發現的過程,確認有時候反倒是很直覺式的,好與不好,足夠了或是太多了,不時有意料之外的喜與不喜。然後,繼續漫步,走向越遠的街,也許有什麼故事還在等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