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印刻文學生活誌 02月號/2021 第21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備忘──我們慣常撕取便利貼、
打開手機內建記事本,
甚至直接登入社群帳號,
去承接記錄正在遭遇的時光,
或隨想浮現的細緻事件。
那好像已成日常的一環,
隨手記著,提醒當下,又或往後數些日子,
理所當然地成為記憶可能凝滯之時的提示。

本期專輯,
邀約十六位一九八○後出生的的寫作者:
朱嘉漢、吳曉樂、林佑軒、林纓、
祁立峰、夏夏、徐珮芬、徐禎苓、
馬翊航、高博倫、曹馭博、許閔淳、
連明偉、黃家祥、蔣亞妮、蕭鈞毅,
藉他們一雙雙深邃且敏銳的眼睛,
以十年為界,前後並置,
檢視時間,回望記憶,想像著將臨的未來。

行至今日,文學遭競速的社會幾度搖撼,
憂心難免、存疑仍在,但同時
亦有多種可能的演示,或讓我們願意去相信
書寫終究是種無可取代的力量,
而文學的面貌是可期待的。

 

【編者的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光中的備忘

執行主編 蔡俊傑

卡爾維諾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的〈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提到怎麼藉由觀察單一葉片在空中飄落旋轉的姿態,即便是複數的交纏,在飄浮之間的相引推聚,最終也還是可以經由每一片葉子飛散落地的方向和位置,去分辨一片銀杏葉,和其他所有銀杏葉的感覺有什麼不同。而那些旋落的銀杏葉,截載著時光的不同片刻,以及那些片刻蘊含的陽光熱度和風的氣味,瞬忽即逝,當下可以理解的意義,遠不及當下所收容的物事。而所有的當下都被那些銀杏葉旋進不被看見的另一面,輪次替換翻新,輕易地就能帶走一切,卻又在每個瞬刻新生滋長,就像時光,也像是身處其中,不斷地旋轉,展現當下的自己。

看完這次的專輯邀稿,就浮出這樣的感覺。此次邀請十六位一九八○年後的創作者,以當下為錨,重新梳理,抒寫從自身一直延伸而出對整體的觀察和體悟,以為備忘。也許,以十年的區段來看,這已經是大部分人可以延展的時間線了,或者說,可以盡可能記下的時間點。在這些時光中,有什麼東西緩緩挪動了,還有始終不變的,所有當下的註解都會成為開展未來的基礎──因為我記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那些深刻的總不容商榷地強硬留下,而我們重複念想的會被刻鑿於記憶。而我們是什麼?是每個憑藉著天生和後來際遇的我,成就相異的獨特性,相互牽扯開來向外蔓延的關係網,就像那一片片飄落的葉子般,各自承載時間的光影,映現獨特的姿態。

所有的我們,便形成了漫漫時光中的備忘。那些會被歸屬到更瑣碎的那邊,好像所有的無意義,虛擲,包括那些一閃而過的靈光,只留下那一處空空蕩蕩,彷彿有人。彷彿,好像是記憶的另一種備忘,到最後,我們還是只能倚靠記憶,也只有記憶(即便那可能不完全是真實的了)。至少在每個當下聚焦的去描述刻畫,去創造發生,而那些佚失的,浪費掉的,都會留下既存的痕跡,模糊的指向,或者更像是脈絡,可以依循著印象去尋回,記下那些被現在更迭的此曾在。並期望留予未來,那些我們現在努力地開創、趨近的可能,這樣說似乎太籠統虛無,但好像就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直覺上卻是明明白白知道有什麼正在那邊──所以我們儲存備忘,得以銘記,那些被忘置的,被浪費的,都會在之後重新取回,變成線索用以描述之所以為此時的樣貌。

事情總都是累積,從規畫到更多的規畫,到不可測的意外,還有雖然相隔一年,仍舊事重演,在國際書展將臨的前夕,因為疫情而再一次取消。只是這次我們少了恐慌,多了既停之則安之的安穩,心裡還是浮現那句:文學是長遠的事。也唯有安穩當下,才有談論未來的可能。在寫這篇備忘的時候,忽然想到,今年似乎也剛好是我跟這本雜誌產生連繫的第十年,有些時間被鉛印成墨字,裝訂成紙頁,明擺擺的每個月一本,放在背包裡可能還會被嫌重的雜誌,或也可視作這十年來的,不僅僅只是文學的備忘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