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兩個太陽的臺灣(增訂新版)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1921年之後,日本統治臺灣已逾25年,臺灣人明白武裝抗日行不通,乃積極轉以非武裝方式與殖民當局對抗。文化協會成立,《臺灣青年》、《臺灣民報》創刊,逐步喚醒民眾的抵抗意識,而後至1931年之前,陸續出現的農民組合、臺灣民眾黨、工友總聯盟、臺灣共產黨、臺灣自治聯盟等組織,路線左右紛呈,譜成臺灣第一個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因此,這十年不僅是一段重要的抗日史蹟,對於臺灣社會啟蒙與本土社會運動發展,也深具歷史意義,而當時先覺者的觀念,例如解放婦女,並不落於今人之後。
 
此外,其他的日治史著作,多半述而不論這段歷史,對於當時的人物,不論立場、路線是否始終如一,多半一律稱頌。本書作者以「歷史週期表」的概念,給予各個人物合適的歷史位階,還諸位先賢一個歷史的公道。
 
今日增訂版,在內容文字及照片略有增修,另新增六篇文章、附錄三篇,讓作者評論的觀點更形突顯,更具時代意義。
 

作者簡介
 
黃煌雄
 
學歷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學士(1963-1967)
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1968-1971)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人(1996-1998)
 
經歷
立法院 第一屆增額立法委員(1981.2-1984.1)
立法院 第一屆增額立法委員(1987.2-1990.1)
立法院 第二屆立法委員(1993.2-1996.1)
國民大會 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1992-1993)
臺灣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監察院 第三屆監察委員(1999.2-2005.1)
監察院 第四屆監察委員(2008.8-2014.7)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2018.5-2018.10)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
1975,《論戰國時代的合縱與連橫》(最新版於2015年出版)
1976,《臺灣的先知先覺者:蔣渭水先生》(第二版於1992年出版,更名《革命家蔣渭水》;第三版更名《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於2006年出版,最新版於2015年出版)
1977,《臺灣抗日史話》(第二版於2006年出版,更名《兩個太陽的臺灣:非武裝抗日史論》)
1978,《國民黨往何處去》
1980,《到民主之路》
1983,《臺灣的轉捩點:訪問演講篇》
1983,《臺灣的轉捩點:國會質詢篇》
1986,《國民黨支配時代的結束》
1989,《從抗爭到執政》
1992,《建國新藍圖》
1995,《戰略:臺灣向前行》
1999,《在哈佛的沉思:從世界看臺灣》
2000,《還財於民:國民黨黨產何去何從?》
2006,《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2015,《少年讀三國:黃煌雄品評三國演義》
2017,《臺灣國防變革:1982-2016》
2017,《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黃煌雄等合著
2018,《總統直選與民主臺灣》,黃煌雄等合著
2018,《全民健保總體檢》,黃煌雄等合著(2012年初版)
2020,《第三波健保改革之路》,黃煌雄等合著
 
監委行述
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黃煌雄等著
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黃煌雄等著
2005,《腳步:黃煌雄監委工作紀實(1999-2005)》,黃茗芬、廖茂發、莊智雅編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