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你知道我的感覺很好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知名影評家、文化評論人梁濃剛
時隔多年、醞釀真情的最新著作

敬!未完的人生,因為你知道我的感覺很好。

作者引述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的一句歌詞:「你知道我的感覺很好。」作為書名。感覺好與不好,涉及到快樂或者不快樂,這正是時下不少人樂此不疲的一個討論課題。但在這裡所討論的文化個案中,藍儂的特定快樂觀只屬例外而非常規,更多的聲音在訴說感覺並不那麼好的一面。不但這樣,在這項世紀文化個案的記憶思考過程中,不斷更新的訊息在在提示我們這樣的一種情況:不好的感覺如果是常規而非例外,那麼,今後的情況恐怕依然如此!

在困難的時刻,我們可以相信披頭四,因為,你知道,只要你拿出半張唱片的時間,你就會感覺很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往往扼殺我們的所愛,最後扼殺自已。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是無敵的,世界正等待我們的征服。
當生命變成是一種毫無出路的禁錮,死亡動力也就成為通向天國彼岸的釋放力量。
他們曾被世人遺棄、面臨恐懼、試圖解開時間之謎;他們活在同一個世紀,不約而同譜寫安魂曲。

本書共分成「二十世紀最大的兩宗文化遺棄」、「你知道我的感覺很好」、「美星、美食、母親、死亡動力」等三章,藉由作者梁濃剛的生花妙筆,寫活了二十世紀包括音樂、文學與電影三大指標性的著名人物,且深入探究這些名人背後顯為人知的人生崎嶇過程,後成就自己的藝術生命。

首章「二十世紀最大的兩宗文化遺棄」與第二章「你知道我的感覺很好」,敘說初出茅廬且四處碰壁的披頭四,以及讓紀德說出「這是我平生最為耿耿於懷、追悔莫及的一件憾事」的普魯斯特。
為何傳教士為了披頭四而破戒?批頭四的名氣真的蓋過貓王?披頭四真的比耶穌更受歡迎?
本書開卷登場的即是永遠的樂團披頭四。甫成團的披頭四,不但一路跌跌撞撞、團員不斷異動,從一九五七年開始,他們在漢堡有一段暗無天日的折磨時光。直到一九六二年,披頭四正式取得EMI唱片公司的一紙合約後,樂團之路才終於進入新的階段。他們在一九六三年一年之內,出產了四張四十五轉唱片,全部成為流行榜上的冠軍歌曲,許多音樂人物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如披頭四一樣,取得驚人的輝煌紀錄,遑論在短短的一年之內。

法國鼎鼎大名的作家普魯斯特與披頭四的遺棄情況雷同,都走向殊途同歸的局面。在普魯斯特開始找尋出版人的時候,他已完成卷一〈往斯璜家那邊走〉,但他的情況比披頭四好不了多少。他不只是被紀德或一家出版社遺棄,而是被眾多出版社遺棄,彷彿同樣意味一種集體的潛意識成分,在隱約地支配著遺棄的決定。這兩宗二十世紀最大的文化遺棄為我們提供了──遺棄是文化歷史最大的寶藏,可以永遠取之不盡,彌足珍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章「美星、美食、母親、死亡動力」,作者主要著墨於普魯斯特與希區考克二人的童年壓力,竟然都來自至愛的母親,導致生命蔓衍弒親情結。作者尤其精闢剖析其二者的童年與成長過程,普魯斯特的母親給予他巨大的愛與壓力,致使普魯斯特陷入痛苦深淵。而希區考克面對家庭有一種異常的沉默與空缺的表述,他選擇性的披露內在,如父親的警局教訓和母親強制性的「懺悔」儀式,都令希區考克有著難以放鬆的童年經驗;母親在倫敦的病危和去世、其兄帶有自殺成分的死亡,希區考克都沒有回去探望和奔喪。希區考克對自己的家庭長期不發一言,似乎出於壓抑和抗拒,然而在美食方面卻極端放縱,相對於此,美食對他而言,像是一種針對性的宣洩表達。
披頭四、普魯斯特、希區考克三者生命在同一個世紀綻放光芒,乍看似乎毫無關聯,然而,經由作者梁濃剛博學及編織經緯的娓娓剖釋,一路讀來高潮迭起,答案緩緩浮現。這是作者巧妙而高明的梳理,將三者不著痕跡地鍊結縫合,讓二十世紀裡發出光熱的他們,予讀者一路驚嘆他們譜寫出黑暗與光亮交織的精采生命,繼而喚起熱愛藝術文化的世人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

梁濃剛
一九四六年生。於六○年代開始撰寫電影評論,並為香港「無線電視」主持電影節目「大特寫」。一九六九~七二年,先後在《明報晚報》和美國新聞處擔任翻譯與編輯。一九七五~七八年,移居倫敦,任職於英國廣播公司。一九七八~八八年,重返「無線電視」,擔任節目行政工作。從六○年代到八○年代,作者在香港的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了不少有關電影、文學和流行音樂的評論文字,近年則集中於研究歐美當代的文化思潮和理論情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