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第二次宦官時代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中華文化是一種遺忘文化,至少,也是一種鼓勵人們遺忘的文化。對政府造成的罪惡,或對政府行為的錯誤,總會有人日夜不停的囑咐叮嚀:「忘了吧!忘了吧!記憶徒結仇恨,有什麼用?」「不要寫!不要寫!寫出來徒使家醜外揚,有什麼用?」「不要說!不要說!說了徒招來殺身之禍,有什麼用?」於是,中華人永遠不斷的重蹈過去的覆轍。第一次宦官時代過去了,中國遍體麟傷,倒在血泊中呻吟。剛剛有點起色,第二次宦官時代又來,中國重又倒入血泊。當讀者先生嘆息之餘,還沒有掩卷,恐怕又要拜讀第三次宦官時代了。

不過,向各位報告一個好消息:第三次宦官時代屬於續資治通鑑範圍,已進入十六、十七世紀,是明王朝的事;我們暫時還可以不必悲傷。

「宦官」這種人物,二十世紀一開始,就完全絕跡,但「宦官級」人物,在中華文化中,卻根深柢固,源遠流長,「江山代有宦官出,各弄權柄十幾年!」二十世紀一○年代,當變軍司令馮煥章攻陷首都北京城後,第一個逮捕槍決的,就是給總統曹琨擦背捏腳的那位大爺李彥青先生,外國記者十分驚奇,革命怎麼革到這種人頭上來了,有人回答說:「他是宦官級人物!」大家立刻一目了然,擦背、捏腳,固卑不足道,可是他卻能扣留國防部發給國防部隊的武器,勒索賄賂,如不是宦官級人物,絕沒有這麼大的力量!

柏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演講,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著作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