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老年長照是未來10年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
埔基「愚人之友」15年來愛的行動與實踐:
長輩們在熟悉的環境裡,由有共同語言的在地照服員陪伴,
這不只是國際潮流,也是最理想、自在、溫暖的老年生活。

老年長照,是未來10年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臺灣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總人口比例的20%、超過470萬人;10年內有長期照護需求者預估將高達72萬人,然而長照人力卻嚴重不足。

打造「在宅安老,在地老化」的臺灣長照典範。埔基「愚人之友」創立15年來已建立起各種造福偏鄉的長照模式,包括:讓每位長者都享有尊嚴、健康及平安的生活居家服務;類似褓母、提升家庭支持系統,減輕照顧者負擔的家庭托顧;增加長輩社會參與,以達到延緩退化的失智日照中心;鼓勵長者與他人互動,降低獨自在家之危險與孤寂感的失能日照中心;營造像「家」的環境,讓失智長輩在支持性的環境中依自己的步調,安心生活的團體家屋等。

關心長照問題,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用花大錢在硬體建設,長者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還能預防與延緩老人失能或失智症惡化,這是節省資源又減低負擔的「在宅安老,在地老化」照護模式;埔基「愚人之友」的在地化長照不只因應國際潮流,其人力資源的培育與資源整合的經驗,更足以做為臺灣地區長照發展的借鏡。每個人都應該關心,如何讓家人與自己未來也接受這種有溫度的照護,幸福老去。

作者簡介

總策劃/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

自創院起,50多年來秉持「耶穌基督愛人」的精神,誓做原住民及鄰近社區的好鄰居。為此,埔基一切的建樹皆以「全方位的醫療保健」為考量,並以提供大埔里地區民眾及原住民同胞更適切的醫療保健服務為己任。 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特別是與外界隔絕的那段時期,埔基在一夕間擔負起災區緊急醫療照護的工作,更在災後承擔起災區非醫療社會福利的服務。延續早期埔基創辦人謝緯院長堅持的「愚人建院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信念,2000年7月1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簡稱「愚人之友」),聚焦偏鄉弱勢的照顧服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撰文/趙慧琳

1964年生,臺中人。臺大城鄉所博士。曾為聯合報記者,以〈九二一災後文化家園重建〉、〈新興潮流──國民美術〉和〈另類西施──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獲吳舜文新聞獎。著有歷史小說《大肚城,歸來》(印刻)。

攝影/呂艷芳

臺大外文系學士及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告碩士,20年在外商公司擔任行銷高階主管。2002年開始學習單眼攝影,一拍即獲得專家好評並得獎,曾有兩個雜誌專欄。2012年7月從職場退下,當專業攝影家及行銷暨策略顧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