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品味這件事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回到舌上探索口味與品味的祕密──
細細 「品嚐」我們的文化審美與閱聽喜好的箇中滋味

⊕甜──強調人際關係、天真無害、平易近人、令人愉快、通俗
⊕酸──追求刺激、冒險犯難、反骨叛逆、桀敖不馴的青少年作風
⊕鹹──粗魯放肆、稍有人生歷練、頑皮、享樂、情慾充沛
⊕苦──小眾審美、有距離感、冷門古怪、層次豐富
⊕鮮──講究智性、資訊豐富、難以言喻的閱聽滿足感、有自覺選擇閱聽內容

如果你認為本書是要為讀者分析性格──飲食喜愛什麼口味的人,會有什麼樣的閱聽偏好或審美傾向?那麼你只猜對一半。當然,根據心理學中「體現的認知」觀點,有時候這兩者間是有些關聯;不過在更多時候,品味這件事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有趣。為了揭開品味的神祕面紗,作者援引心理學、文化分析、市場調查數據等領域最新的研究,再結合目前已被廣泛承認的五大基本味:甜、酸、鹹、苦、鮮作為分類指標,歸納出舌上五味分別對應到哪些文化品味。

從電影、戲劇、文學、音樂、遊戲、話題,甚至是量販商品及名人的行事風格等──本書就四十種以上的文化產物、人物與現象進行層層分析,仔細查看他(它)們之中包含了哪些關鍵要素迎合了受眾的品味?換言之,為什麼這麼合人們的「文化味口」?這些品味因子又能再拆解成哪些細項?而我們又該如何從品味因子的抽絲剝繭過程中,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文化審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可能沒想過──

◆凱蒂‧佩芮(Katy Perry)的歌曲,既有象徵年輕純真的甜,也有世故享樂的「成熟鹹味」,超人氣歌曲橫掃全球、深受不同年齡層聽眾的青睞,關鍵就在於恰到好處的甜中帶鹹!
◆好萊塢熱血大片是怎麼從早期主打冒險犯難的純酸味(如《大白鯊》、《第一滴血》),發展到近年英雄片的酸中帶鹹(如滿口黃腔的《死侍》),甚至酸甜交織(如合作無間、其樂也融融的《復仇者聯盟》)?
◆現今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造福不少旅行觀光的遊客,除了導航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拍照留念。然而,明明手機就有高畫質相機鏡頭、方便的通訊軟體,為何旅遊明信片至今不死?寄明信片會是一種難以名狀的「鮮味」文化活動嗎?我們從中獲得什麼樣的「甘鮮」體驗?
◆手沖咖啡、精釀啤酒這些苦而迷人的飲料,之所以吸引狂熱飲品玩家不惜一切也要鑽研烘焙、釀造、產地等知識,是否也反映了小眾族群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追求?偏要藉由「嗜苦」,展現獨樹一幟的格調!

隨著作者逐步剖析各種不同品味的組成,就能審視自己所鍾愛的文化、事物、藝術創作,乃至某些人物形象中,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召喚我們的品味偏好?在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又或者一個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內,分別又是哪些品味因子在作用、讓人對特定事物情有獨鍾?文化品味中隱藏的神奇密碼,本書都將一一破解。

作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班傑明.艾雷特Benjamin Errett
曾任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藝術生活版編輯、特刊副主編、特刊總編輯、策略發展總監,有超過十年的主流媒體編輯經驗;具備不俗的品味,也對品味有獨到研究。作者過去曾為《國家郵報》編輯過許多文章,他將自己逾十年職涯中經手過的內容去蕪存菁、重新集結,最後寫成了本書。

譯者簡介

劉維人
自由譯者,不專業的冷知識宅宅。喜歡英美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桌遊、酒。譯有《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被誤讀的哲學家》、《反民主》等。信箱:warren1_liu@hot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