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如果動物會說話,我們應該讓牠們進立法院嗎?

科學╳哲學╳語言學

野性的呼喚
v.s
笛卡兒、維根斯坦、海德格、梅洛龐蒂……

 

★榮獲荷蘭文壇最重要獎項Halewijn Award大獎最佳圖書
★Trouw日報評選年度最佳哲學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象會說韓文,原因只是太無聊而自學成材?
◎鳥語也有分國家,住在邊境的鳥兒甚至會雙語!?
◎鯨魚每季會唱不同系列的歌曲,經過牠的鯨魚還可能順道把曲調學走,最後變「流行曲」!?

▎大猩猩與蜘蛛的共同點,其實比人類與大猩猩的共同點還要少。——德希達 ▎

古埃及人除了「人類」之外,沒有描述「動物」的集合名詞,牛就是牛,馬就是馬,鳥就是鳥,魚就是魚,牠們毫不相似,當然不能以一個集合名詞指稱牠們。那麼,是何時起,人類理所當然地將所有的飛禽走獸劃進「動物」這個分類,與人類徹底區別開來呢?

▎動物不會說話,因此動物不會思考。因此動物不存在。——笛卡兒 ▎
人類以思想劃分人類與其他動物。這不只是物種的劃分,還是位階的劃分。自笛卡兒說出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以後,人類便理所當然地用「思想」、「語言」來做為高等的證明。這樣的想法自啟蒙時期已影響人類對動物的看法上千年,然而,越來越多科學研究顯示,大多數動物有自己的「文法」,牠們發出的響聲並非單純的身體本能或警戒功能,鸚鵡與小狗會開玩笑,烏鴉與大象會哀悼,鯨群會創作流行歌曲……這些都是非生存必要的本能,而是經過思考後的行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一隻獅子會說話,我們也無法聽懂牠說什麼。——維根斯坦 ▎
人們經常開玩笑說動物無法投票。然而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顯示,動物有語言,當然也有政治,也有社群。牠們會投票,會互相討論某幾個選項,再集體提出最佳方案:當歐洲馬鹿群中有超過62%成年鹿站起來時,牠們就開始移動;在狒狒群中,由占主導地位的公狒狒和母狒狒做決策,但其他狒狒也影響這些決定,所有的行動都會被列入考量……水牛、蜜蜂、鴿子、螞蟻都有各自的群體決策方法,也有自己的政治體系。

▎語言對我們如何存在於世界上極為重要,那些沒有語言的不可能死亡,只會簡單地消失……因為動物不能理解什麼是死亡,牠們不會死,只是消失。——海德格 ▎
在理解到動物語言與動物思想的繁複程度後,我們或許不得不承認,人類與動物的界線(或鴻溝),似乎只在於我們不懂牠們的語言。那麼,我們便不得不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會因為不懂某一人類族群的語言而任意殘殺、處置他們嗎?若是不會,為何我們可以如此對待動物呢?

本書以哲學、語言學、社會學、政治學探討動物的語言與行為,或許可以藉此釐清我們與動物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
 

作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伊娃.邁爾 Eva Meijer
跨領域全才,她是哲學家、作家、詩人、裝置藝術家、創作歌手(出過四張專輯)。她也在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動物)哲學,是荷蘭動物倫理研究組主席。學術論文已翻譯成西班牙文、法文和義大利文。
 

譯者簡介:

林敏雅
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留學德國特利爾大學。曾旅居日本、荷蘭多年,目前定居德國,從事德、荷文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