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 03月號/2021 第211期
- 書名:印刻文學生活誌 03月號/2021 第211期
- 作者:印刻編輯部
-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1/02/28
- ISBN:
間隔十年之後,伊格言終於推出最新科幻長篇《零度分離》,此次封面專輯,刊載了其中篇章〈餘生〉,也邀請駱以軍與伊格言對談,暢談寫作的訓練過程,以及隱藏在小說背後的饋贈;而同為小說家的朱嘉漢訪談伊格言,談神話的聯結,以及抒情的可能;學者兼書評家的范銘如評述伊格言小說,看伊格言如何運用科幻敘事,更清晰突顯關懷的核心;策展人林幸褣、演員黃健瑋分別試圖與作品對話,喚醒自身記憶中的「餘生」;詩人徐珮芬與神神走入小說世界,細膩抒發深刻速寫,所有經過之後仍被留下的,都是相互連結的觸動。
本輯亦製作「作家的一天」,用快門抓拍日常的時間,加上伊格言的文字註解,在生活的間隙中,循作家的目光,探看這個世界更多細微之處。
【編者的話】
邊界
執行主編 蔡俊傑
趁著這次專輯的拍攝,小說家帶著我們走過一遍日常的路徑,從住處開始,引著我們拐入一處街巷裡的傳統市場,沿路天空被許多伸縮帆布和挑高的透明遮陽棚遮蔽,一格格的小販菜攤,把自己的料貨安放在門前那盞黃色燈泡下,搖搖晃晃的光影,挑挑揀揀的探詢,邊走邊閃避著路上採買停看的腳步,偶爾兩旁傳來吆喝,卻也不強迫,走過經過,生活不黏不在這裡的人。
一行路過幾處鏽鐵門被外面的陽光映出斜角,門外是荒廢的露天綠地雜放著舊敗的家具桌椅,像誰家敞著門,陽光曝成一窪水波招呼流轉,僅止於路的邊緣。一回頭發現小說家已經走遠些,趕忙追上,兩旁的攤販不曾呼喚停步,倒是看著遠遠的小說家消瘦的身形,一攤攤徐行,一眼一眼走過那些蔬果肉食,日常用品,從容地讓自己在蒸騰著氣息的人和物之間閒過。
一路漫談拍攝,捕抓時間,變幻光影,隨後來到華山,當時天色尚亮,但也開始滲入了絲毫些許的晦暗,密布的雲顯得更為動態濃濁。幾個人走過展覽區,一旁靈光閃過般浮現了幾個字「夢境製造所」,細看發現是個類似大型冰箱般的白色售票亭,不知何處的快門一切,街上的路燈乍然醒亮,而燈下的人恍然如夢。
所以說,夢是什麼?是因應各自的境遇和想望,以另一種可能在自己身上展演出各種觸摸世界的方法(或是其他)。
而伊格言的夢,從如何前置醞釀,到製造出夢境的整套極精密的細節,就好像所有粗細雜陳的電路走向,那些相互虛浮之間該如何疊置的接著點,你根本不知道他怎麼做出這一切,或者早已在何時悄悄植入誰的腦中。那讓人想到《全面啟動》裡頭那樣關於設計迷宮的訓練,而我們在電影裡都知道了,要如何去發展出無限延續,可以隨心任意翻轉,從此處到彼處的大迷宮,要在腦中憑空構建出夢的地層學,那繁複的夢裡尋夢需要依憑著豐盛的天賦去開拓可能。
後來我們都知道,困人的不是夢,而是陷在夢裡不自知,那個交換的邊界在哪裡?夢早已逸散到了現實,重疊的生活,兜轉的人,在時間的間隙中各自落點,成為夢的模組,積累成龐大的資料庫,或者說,小說的資料庫。
距離二○一○年首部科幻長篇《噬夢人》至今,伊格言終於出手「噬夢人宇宙」的第二部長篇《零度分離》,本期刊登其中篇章〈餘生〉,並從作者和作品兩方面著手,析解小說家在這段時間中,是如何醞釀、準備,開拓小說的邊界。
一樣是邊界,除了伊格言的造夢世界,本期特別企畫關於奇幻文學在台灣的書寫和發展,由熟稔奇幻創作的創作者和讀者,梳理脈絡,探究「奇幻」從西方興起後,何以成為受人矚目的主題。也讓人期待,創作者可以怎麼結合台灣原有的素材和特色,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的奇幻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