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陳建仁
6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COVID-19
SARS
傳染病
公共衛生
公衛
副總統
學術研究
政治
新冠肺炎
檢驗
武漢肺炎
疫苗
砷
砷汙染
肝炎
陳建仁
預防
防疫
Hui
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6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3月
5月
6月
12月
所有文章
人體解析
寒波
・2022/03/22
陳建仁的經驗:做研究與做官,看問題有差別?
要考慮公衛的經濟和政治因素,必需注意患者治療的地點、費用、不方便和不舒服的原因。
COVID-19
SARS
傳染病
公共衛生
公衛
副總統
學術研究
政治
新冠肺炎
檢驗
武漢肺炎
疫苗
砷
砷汙染
肝炎
陳建仁
預防
1
0
人體解析
時報出版
・2021/12/30
台灣如何面對全球大流行的 COVID-19?陳建仁談台灣的防疫經驗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透過流行病學專業視角,分享COVID-19 公衛知識與台灣防疫經驗,當初社區感染大爆發時,台灣是怎麼守住防線的?這場世紀大疫的下半局,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COVID-19
SARS
疫苗
防疫
陳建仁
14
0
【2021 年 10 月選書】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首本防疫圖文知識書
文/陳建仁、胡妙芬;圖/Hui |
親子天下
人體解析
寒波
・2021/06/18
死亡率,不是「死亡人數/感染人數」這麼簡單
COVID-19 這類不同感染者差異很大的疾病,死亡率不適合直接比較。更佳的治療,能降低死亡率。
COVID-19
SARS-CoV-2
SARS二世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
檢驗
武漢肺炎
死亡率
確診
社區感染
重症
陳建仁
高風險群
6
1
來自台灣
寒波
・2020/12/26
陳建仁和6國專家的COVID-19經驗與展望
陳建仁等7國科學顧問,介紹該國防疫經驗與展望。一開始台灣試圖促使WHO和中國採取行動,阻止疫情擴大,卻無功而返。
COVID-19
SARS
WHO
加拿大
哥斯大黎加
國際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封城
專業
感染率
政治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比利時
玻利維亞
立陶宛
迦納
防疫
陳建仁
2
1
來自台灣
科學月刊
・2016/05/20
從科學人到副總統 陳建仁怎麼看生技、教改、健保問題—《科學月刊》
2016年,蔡英文與陳建仁當選中華民國第十四任正副總統,也代表著臺灣新局面的開始。然而,這次的副總統當選人很不一樣,在宣布參選之前,身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陳建仁,時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是一位十足的科學人。在新任正副總統於五月即將上任之際,我們好奇一位這樣具有豐富科學資歷的副總統,對於生技產業、健保及教育有著什麼樣的看法?這些與科學密切相關的事務,新政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做法?就請讀者和我們一同與陳建仁對談,找尋臺灣新的下一哩路。
教育
生技
醫療
陳建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