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諾貝爾物理獎
37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以太
光速
狹義相對論
相對論
莫利
諾貝爾物理獎
邁克生
邁克生─莫利實驗
契忍可夫光
微中子
超級神岡大水槽
元素週期表
喬治·湯姆森
湯姆森
約瑟夫·湯姆森
電子
Max Born
古典力學
愛因斯坦
機率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19
邁克生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9
35歲的年輕物理學家邁克生與他的同事莫利對看一眼,無奈地低下頭來。他六年前就開始著手的實驗失敗了!而且他仍然想不出來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但測出來「以太風」的相對速度卻遠比理論值小,小到落在誤差範圍之內。邁克生還是發表了這個徒勞無功的實驗,從此不再追逐以太。他萬萬想不到,原來他們在1887年所作的這個實驗並非徒勞無功,反而成為決定以太存在與否的關鍵。
以太
光速
狹義相對論
相對論
莫利
諾貝爾物理獎
邁克生
邁克生─莫利實驗
0
0
專欄
科學月刊
・2015/12/18
2015 諾貝爾物理獎:地底水槽探索微中子震盪-《科學月刊》
今(2015)年10 月6 日,諾貝爾遴選委員會宣布物理獎由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亞瑟.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表彰他們找到微中子(neutrino)震盪的證據,進而推測微中子具有質量的貢獻。
契忍可夫光
微中子
諾貝爾物理獎
超級神岡大水槽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18
湯姆森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8
十九世紀末,即使週期表已大致建立、電磁感應已被發現、科學家已能熟練地做電解實驗,但沒有人知道電流是什麼,也仍然不知原子是什麼。原子依然只是理論上的想像之物,代表組成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一個無法再切割的概念而已。直到英國物理學家湯姆森出現,才在1897年用巧妙的實驗吹散些許迷霧,揪出電子這個基本粒子。
元素週期表
喬治·湯姆森
湯姆森
約瑟夫·湯姆森
諾貝爾物理獎
電子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11
於是,有了量子力學:玻恩(Max Born)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1
量子力學最初只是起源於把光視為不連續的粒子,有著共同的基本單位能量,但是仍遵守古典的力學原理。即使薛丁格提出波動方程式,以更簡潔優雅地方式描述波耳的氫原子模型,在薛丁格本人與認同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眼中,電子在方程式中的波函數就代表實實在在的波,就像光子也是一種波。然而,有個問題困擾著大家:波函數竟然是複數,怎麼去理解虛數的物理意義?就在大家還在議論紛紛之際,德國物理學家玻恩一人跨出決定性的一大步。正是他的詮釋讓量子力學擺脫古典力學,開創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全新境地。
Max Born
古典力學
愛因斯坦
機率
波函數
玻恩
薛丁格的貓
諾貝爾物理獎
量子力學
2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2/05
如不確定性原理一般的人生:海森堡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5
1941年9月,德軍佔領丹麥已近一年半,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特地前來哥本哈根大學拜訪波耳(Niels Bohr)。他走進熟悉的校園,心中感慨萬千,更為曾經亦師亦友的波耳將會如何待他而忐忑不安。等到會晤結束後,海森堡沮喪地向波耳道別,他心裡明白恩師與他真的從此恩斷義絕了……。
原子彈
哥本哈根詮釋
波耳
海森堡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矩陣力學
納粹
諾貝爾物理獎
量子力學
12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1/28
哎呀不得了!發現脈衝星|科學史上的今天:11/28
「莫非是來自外星文明的訊息?!」1967年的今天,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裏24歲的女研究生喬瑟琳·貝爾(Jocelyn Bell, 1943- )看著手上的資料怦然心動,腦中同時閃過這個念頭。眼前無線電望遠鏡所接收到的這組脈衝訊號實在太特殊了,它來自天際某個固定角落,週期相當穩定,每隔1.337秒就出現一次,但沒有任何天體會發出如此密集的規律訊號,這絕對不是自然現象。
LGM1
中子星
喬瑟琳·貝爾
外星文明
脈衝星
諾貝爾物理獎
赫維許
0
0
專欄
張瑞棋
・2015/11/27
催生諾貝爾獎的遺囑|科學史上的今天:11/27
1895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諾貝爾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物理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1/23
凡得瓦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1/23
壁虎在天花板爬來爬去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看牠如此迅速移動就知道不可能是腳底有黏膠;而牠在玻璃上也遊走自如,可見也不是靠倒鉤;難道是吸盤?科學家後來用電子顯微鏡發現壁虎的腳底並無任何吸盤,卻有數十萬根的纖毛,而每根纖毛末端又有上百個分叉。原來支撐壁虎體重的就是這數億根細毛與壁面之間的凡得瓦力。
凡得瓦
凡得瓦力
凡得瓦方程式
諾貝爾物理獎
馬克士威
0
0
科學史上的今天
張瑞棋
・2015/11/22
路易·奈耳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1/22
人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發現磁石與磁性,而像天然磁石或人造磁鐵這種不需外力就永久保有磁性的磁鐵稱為永久磁鐵,其磁性叫鐵磁性,因為各種磁鐵材料中,以鐵最廣為人知。長久以來,磁性不外乎就是鐵磁性、受外部磁場影響產生的順磁性與反磁性這三種,然而1932年,法國一位物理博士生竟然在他的博士論文中主張還有第四種磁性──反鐵磁性。
亞鐵磁性
反磁性
反鐵磁性
諾貝爾物理獎
路易·奈耳
鐵磁性
順磁性
0
0
活得科學
張瑞棋
・2015/11/12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瑞利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1/12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這個看似沒那麼困難的問題,竟然難倒了很多物理大師,包括達文西、牛頓、克勞修斯、赫歇爾等人。他們都曾對此自然現象提出解釋,有的說是空氣中的塵埃反射陽光所造成,有人則認為是陽光經過水氣形成的干涉。然而越是乾淨的大氣或越是乾爽的天氣,天空看起來越藍,可見與塵埃與水氣無關。結果這個問題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由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男爵解決。
氬
瑞利
瑞利散射
諾貝爾物理獎
量子力學
黑體輻射
0
0
1
2
...
4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