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疫情
36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
感染
死亡率
流感病毒
疫情
突變
自然律
中研院廣告
封城
心理學
政府
政策
新冠肺炎
無聊
經濟
口罩
情緒感知
顏值神器
PTG
PTSD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評論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6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2月
熱門文章
健康養生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1/01/24
疫情後期,為何患病率不變,死亡率卻降低?——《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
感冒病毒對人類文明造成威脅,其實有些疾病是靠著文明才存在的。病毒的發展也遵循著自然律,一方面是免疫力的演化,另一方面是病毒本身,然而當病毒達到最猛烈時,卻開始趨緩,感染的比例仍高,死亡率卻不高,病毒本身操有誰生誰死的生殺大權,不是任何醫護照顧可以相比的。
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
感染
死亡率
流感病毒
疫情
突變
自然律
9
2
健康養生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1/03/15
經濟和疫情,今晚,你選哪一道?經濟學家找出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各國紛紛祭出的嚴格手段,封城、禁足、邊境管制。但這類政策宛如雙面刃,控制人流接觸、傳播疫情,也可能同時衝擊經濟。性命要顧,生計也不能不管,政府該如何擬定政策才能兼顧兩者?當 Covid-19 可能趨向常態化,從嚴防守零容忍是長期最好政策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團隊建構出一套經濟學運算模型,在健康與經濟權衡間,找出適合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中研院廣告
封城
心理學
政府
政策
新冠肺炎
無聊
疫情
經濟
9
1
專欄
喀報CastNet
・2021/05/16
口罩上身,顏值飆升?
街上「口罩正妹」與「口罩帥哥」的大量出現,成為疫情爆發後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戴上口罩後,顏值瞬間提升呢?
口罩
心理學
情緒感知
疫情
顏值神器
7
1
健康養生
Bonnie
・2021/05/21
疫情之後,我們的心將變得更加強壯!談談創傷後成長
近日,台灣本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不免出現無助、憤怒等情緒和想法。許多與疫情相關的調查和研究,也確實發現在這段時間,人們感受到的焦慮、憂鬱的症狀高出過去好幾倍。但有些研究者卻反其道而行,問:「會不會有些人在這段期間,反而形成正向的生命意義等,或是經驗到創傷後成長呢?」這些研究也發現,人們在嚴峻疫情中雖然會感受到嚴重的心理壓力,但在疫情緩和後,卻能讓他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正向!
PTG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成長
憂鬱
焦慮
疫情
7
2
人體解析
科學月刊
・2021/05/10
終結疫情、治癒癌症,從魯蛇到英雄! 拯救世界的 mRNA 療法和它的母親——《科學月刊》
1990 年,科學家首次將 mRNA 注入小鼠肌肉中,發現肌肉細胞成功地將 mRNA 轉錄為有功能的蛋白質;但由於人體的免疫機制,外來 RNA 很快地被排除,更可能引起劇烈的發炎反應。卡林柯(Katalin Karikó)的研究團隊發現,特定核苷酸修飾能降低免疫細胞的活化程度,若人工合成的 mRNA 上帶有足量的核苷酸修飾,就能讓細胞乖乖地照著 mRNA,做出我們心中的蛋白質。
COVID-19
COVID19
mRNA
卡林柯
疫情
疫苗
6
3
活得科學
安之
・2021/08/24
暗箭難防!被「吹箭」注射高端疫苗有可能嗎?——從獸醫角度探討吹箭的原理與應用
自從國產的高端疫苗加入預約平台上的登記施打意願選項後,你有沒有在家中長輩群裡看到「政府將會以吹箭方式,逼迫人民施打高端疫苗」、「走在路上要小心暗箭!」等字眼出現的訊息。但是吹箭真的可以成功注射疫苗嗎?
COVID-19
吹箭
強迫中獎
政府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疫情
疫苗
謠言
高端
6
0
人體解析
寒波
・2021/09/02
人類與 COVID-19 互相適應,這是場長久的「無限之戰」
人類與冠狀病毒的世界大戰進入第二年,雙方互相適應,交戰仍然激烈。
COVID-19
Delta
P681R
SARS-CoV-2
SARS二世冠狀病毒
S蛋白質
傳染
免疫
冠狀病毒
抗體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演化
演化樹
疫情
疫苗
病毒
突變
總加速師
適應
6
0
人體解析
miss9
・2021/09/28
在臺灣,哪些人該優先接種第 3 劑 COVID-19 疫苗?——淺談開打前應評估的重要因素
你覺得在台灣,第幾類應該優先接種第 3 劑 COVID-19 疫苗?隨著疫情持續蔓延,英美陸續提供加強針給特定族群。台灣也在考量提供第 3 劑給民眾。但是為何需要?打了就變得好棒棒嗎?
AZ
COVID-19
Delta
加強針
新冠肺炎
疫情
疫苗
第3劑
高端
6
1
專欄
林希陶
・2021/05/26
疫情之下,如何跟孩子一起適應新生活?
美國學校心理師協會編寫了一份,針對大人該如何幫助孩子們度過此次肺炎疫情的指引。 此篇資料裡的內容,非常詳盡且扼要地提點大人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COVID-19
居家防疫
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
疫情
親子防疫措施
5
0
社會群體
Te-Yi Hsieh
・2021/05/28
在家工作小撇步,讓你兼顧工作效率與心理健康
肺炎疫情爆發後,有更多學者關注於此項工作型態轉變對人們身心理變化與經濟上的影響。目前,台灣也越來越多公司、企業倡導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WFH),齊心對抗病毒、降低傳染風險。所以此篇文章就透過列舉過去的研究證據,帶大家瀏覽在家工作可能面臨的優勢與挑戰,並介紹一些幫助自己提升效率的小撇步。
COVID-19
WFH
在家工作
工作效率
正念
疫情
5
1
文章導覽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