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學生
4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學校
學生
學習
心理學
教育
考試
記憶
認知心理學
認知歷程
教學
教育心理學
家庭
家長
溝通
疏離
社交距離
自我界線
親子
親子關係
親密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5月
9月
10月
由舊到新
社會群體
呂明峻
・2012/10/08
別為考試而學習,請為學習而考試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考試可以是一個很實用的評估工具,考試的過程也可以讓我們長期學習、維持新的資訊,並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下。
學校
學生
學習
心理學
教育
考試
記憶
認知心理學
認知歷程
30
0
活得科學
呂明峻
・2013/01/24
到底哪種學習策略最有效?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一些「小撇步」來幫助自己。有人透過畫重點,讓自己在閱讀的時候一目瞭然;有人喜歡創造一些特殊的口訣,或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有人認為在學習後重新閱讀,可以讓自己有更透徹的了解。你可能會覺得以上的方法很熟悉,因為你也是那樣一路走過來的。但要是有一天別人告訴你:一直以來你所採用的學習策略,老實說對你的學業成就幫助不大;而且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其實並不是最有效的。你會怎麼想?
學生
學習
教學
教育
教育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認知歷程
0
0
專欄
雞湯來了
・2020/05/04
防疫期間,該如何跟家人好好相處?來測驗親子「社交距離」類型!
防疫期間,許多人都受疫情、作息變動而苦。躁動不安的物種長時間相處在一起,該如何保持心理的相互支持、不吵架和平相處?本文使用「親子界線」理論觀點,帶你看家人之間「心」的社交距離,多遠才恰恰好?
學生
家庭
家長
溝通
疏離
社交距離
自我界線
親子
親子關係
親密
距離
0
0
專欄
miss9
・2021/09/11
青少年接種「輝瑞 BNT 疫苗」安全嗎?——憂慮的家長們不妨看看「美國統計數據」!
衛福部於 9/6 宣布,讓學生與青少年優先施打輝瑞-BNT 疫苗。但許多家長仍十分關切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雖然政府掛了保證,但家長自然會先問兩件事-「有效嗎?」和「安全嗎?」。
BNT
BNT疫苗
COVID-19
優先接種
學生
安全性
接種
新冠肺炎
暈針
有效性
疫情
疫苗
統計數據
輝瑞
青少年
1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