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地震
120 篇文章・ 2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國家級警報
地震
地震速報
地震預警系統
救命
發展史
地震規模
場址效應
斷層
震度
震源
podcast
地震測報中心
地震預警
氣象局
泛泛泛科學
地震險
惡地
斷層潛移
泥貫入體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21/09/23
關鍵時刻能救命,與時間賽跑的地震預警系統發展史
相信身為台灣人,在地震前夕一定有收到過「國家級警警報」的地震速報。可別小看這短短幾秒鐘的警示!讓你可以搶先在震波來臨前,有數秒鐘的逃生時間,更可以大幅減少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
國家級警報
地震
地震速報
地震預警系統
救命
發展史
4
3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21/09/16
地震規模越大,晃得越厲害?
常有人把地震的「規模」跟「震度」搞混!實際上,規模指的是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震度則是指地表搖晃的程度;而震度的大小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也不是離震央越近震度就越大,到底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地震
地震規模
場址效應
斷層
震度
震源
8
0
地球脈動
PanSci
・2021/09/14
地震預警比你想得更複雜!ft.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科科聊聊 EP.56】
地震來襲,除了收到國家級警報簡訊外,更該遵守「趴下、掩護、穩住」的避難三原則!不過,你知道「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運作的嗎?為何它能為你爭取寶貴的逃命時間呢?
podcast
地震
地震測報中心
地震預警
氣象局
泛泛泛科學
5
1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19/09/24
近期臺灣西南部會發生大地震嗎?從斷層錯動與潛移談起
從小,生活在西南部的人們時常會聽長輩說道:「斷斷續續的小地震是好事,這樣才能讓『能量釋放』,避免大地震的發生。」不僅如此,在新聞也經常能聽到「某某地震屬正常能量釋放」的說法。究竟,地震能量真能一點一滴地慢慢釋放、以防止大地震的發生嗎?而人們又該如何面對和因應?
地震
地震險
惡地
斷層潛移
泥貫入體
科學生
0
0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19/09/23
為什麼感覺比震央晃?臺北盆地的「場址效應」
在臺灣,每當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時,若臺北盆地的震動較周邊地區大,幾乎都可見到電視新聞報導或一般民眾朗朗上口地說,這是盆地效應或場址效應(seismic site effect)造成的震波放大現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現象?為什麼限於臺北?臺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一切就得從場址效應的機制開始談起。
地震
地震預警
場址效應
沖積層
盆地
2
3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19/09/22
面對地震,人們準備好了嗎?在集集地震後的20年
1999年9月21日的凌晨,震央位於臺灣南投集集鎮的一場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除了造成人類生命及財產上的損失外,更是一場死傷慘重、影響無數的自然災害。事過境遷後,這場地震為臺灣帶來什麼影響,又教會了人們哪些事?
國中理化
地震
地震潛勢圖
地震預警
科學生
科普閱讀力大賽
0
0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19/09/21
震識大小事知多少:該如何逃難?地震震度又是如何分布?
地震來臨時,要如何避難逃生,提升自己的存活率?而在地震過後,各地震度是如何分布?與地震規模又有何不同?在閱讀本期封面故事之前,就先帶讀者一同釐清各種與地震有關的大小事。
地震
地震強度
地震規模
0
0
地球脈動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9/09/18
走過 921 的傷痛後,臺灣的地震學研究往哪裡前進呢?
歲月如梭,九二一大地震距今已滿二十年,這麼多年以來,除了仰賴強地動觀測網的資料,臺灣地震科學家也透過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 (TCDP) 以及現地井下地震儀的安裝,對車籠埔斷層進行深入的探究並擁有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更致力於其他前瞻研究、整合社會資源、提升地震教育,期許能夠為臺灣鋪出更光明的未來。
九二一
地球科學
地震
斷層
車籠埔
鑽井
集集大地震
0
0
地球脈動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9/09/04
「震」的搞錯了,並沒有「芮氏規模9.0」的地震!
「芮氏規模 9.0」的大地震!這樣的說法哪裏有問題呢?事實上根本不會有「芮氏規模 9.0」地震!真的不存在這樣的東西,或許因為是最早使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所以許多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規模前面就是要加個「芮氏」才嚴謹。一般規模7以上的地震,芮氏規模和震矩規模已經有比較大的落差。
地震
地震強度
地震測量
地震規模
課本沒教的地震知識
7
1
來自台灣
劉珈均
・2015/09/21
一起搖擺吧! 2015抗震盃競賽
「2015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昨天落幕,高中、大專與研究生共95支隊伍參賽,自製建築模型,置於振動平台,測試各種耐震設計,勝出的模型多能和地震「一起搖擺」。
台大土木所
地震
抗震盃
防災
阻尼器
0
0
文章導覽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