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地震
120 篇文章・ 2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GPS
中研院廣告
地震
斷層滑移
研之有物
許雅儒
常識
預測
大屯火山
定年檢測法
岩漿庫
活火山
強震即時警報
強震警報
地震速報系統
地震預警
防災
手機
媒體
恐懼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8/05/31
今天地球心情如何?觀察「地殼變形」的地球情緒量測師
地殼因斷層活動,無時無刻皆在變化,與地震、海嘯、山崩等現象更是環環相扣。「地殼變形」遂成為地震學家無法忽視的觀察標的,就像地球展露情緒的跡象。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許雅儒研究員,其研究主要利用全球衛星定位觀測系統 (GPS)、地震及井下應變儀觀測資料,綜合分析陸地及隱沒帶斷層在地震周期中不同時段之地表變形。
GPS
中研院廣告
地震
斷層滑移
研之有物
許雅儒
0
0
地球脈動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7/05/23
地震無法預測,科學家該負責嗎?拉奎拉地震的悲傷故事——《震識》
《震識》的理念就是盡可能的藉由各種深度不同的文章,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們可以循序漸進的累積各種重要地震知識,也希望能在長期經營下建立一筆知識文章或是故事文章的資料庫,讓對這方面知識有興趣的人有更多平易近人的參考資訊。
地震
常識
預測
0
0
來自台灣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7/05/08
大屯火山復活了?所以要準備逃離台北了嗎?
現在只要有關於大屯火山的新研究、新發現登上媒體,或是陽明山發生了地震後,「大屯火山是死是活?」就幾乎是大眾或媒體必備問題之一。但經常問題並不會只有一個,而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天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雖不一定能完全說明白,但多少可以稍稍幫助大家增加對這座火山的認識。
地震
大屯火山
定年檢測法
岩漿庫
活火山
0
0
來自台灣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7/05/01
強震警報的原理是什麼?真的能發揮防災效果嗎?——《震識》
強震警報不是用來預測地震的方式,而是像火警感應器一樣,只是偵測的東西從「火災」換成「地震」。目前無論是國內的「強震即時警報」或是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都是以「通訊的電磁波遠快過地震波」的原理來實現提前警報的效果。上述這些「強震警報」的方式,是將我們原有的地震定位和估算規模方式延伸應用的技術,所以在談這技術前要先談談更基本的事:地震「波」是什麼?
地震
強震即時警報
強震警報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6/05/31
收到地震速報簡訊後,多十秒能做什麼?
盼了多年,今(2016)年終於盼到了地震地震速報(強震即時警報)簡訊的影子!雖然技術上我們早有地震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指的是地震發生後提前預先警告)的能力,但這最後這一哩路我們走得真久…...
地震
地震速報系統
地震預警
強震即時警報
防災
0
0
地球脈動
Kelly Lin
・2015/05/10
當100台手機同時晃動:建立一個由群眾支持的地震預警系統
從口袋中掏出智慧型手機來滑Facebook或是點開遊戲APP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遊玩,在現今社會並不值得一提,而是抬頭就能看到的現象。但手上這台看來尋常的手機卻可能會在地震發生前的緊要關頭救你一命。
地震
地震預警
手機
0
0
科學傳播
黃俊儒
・2011/05/13
誰製造了「王老師」?
一個多元的社會中,原本就避免不了會有許多的「王老師們」,這個「王老師」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究竟是誰給足了能量,製造了這次的這個超級「王老師」呢?
地震
媒體
恐懼
科普閱讀力大賽
謠言
0
0
地球脈動
cbug
・2011/05/05
不能不面對的真相—台灣的海嘯威脅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受到兩個板塊的相互擠壓,斷層錯綜複雜,能量的釋放難以評估,很難預測地震何時會發生,且海嘯的威脅還是存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強調,除了基本的結構工程,如建築的耐震設計或逃生規劃等,一定要做好之外,預警系統也必須完善,也許多爭取的幾秒鐘時間,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災禍。
地震
斷層
海嘯
海底電纜
科普閱讀力大賽
預警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