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澎湖七美人傳說:美人投井後,長出的到底是什麼樹?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17/12/14 ・429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2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 NL
白天寫程式晚上做文史的雙棲工程師,工作室的技術擔當,生活中缺少不了音樂和啤酒。認為文史創作最重要的是了解過去的脈絡並建立和現代的連結,希望未來能做出更多好玩的遊戲,講述更多有趣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到處作亂打劫,有天清晨,倭寇們襲擊了南大嶼。這時,島上有七位女子在一起洗衣,倭寇看見他們起了邪念,便想侵犯他們。這七名女子在倭寇的追趕下拚命地逃,一路自下(魚月)鯉逃到『凹內』,最後無處可去之時,為了保全自身的貞節,女子們毅然決然跳下旁邊的一口古井殉節。後來,在古井旁長出了七顆樹,這七顆樹有人說終年長青,在春、秋兩季會開出小白花,也有人說只會在春天葉花齊開,在冬季枯萎,更有這七株樹只開花不結果的傳言。但無論如何,人們都相信這七顆樹就是當年殉節的七位美人的化身,並且具有強烈的靈性,若是任意摘折樹枝或花瓣便會肚子疼。」

上述的故事或許有些讀者早已有所耳聞,而被稱為「七美人傳說」的這個故事在澎湖縣七美鄉公所的官方網站上也能看到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澎湖相當有名的傳說。事實上,七美鄉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才改名作七美的。

以雙心石滬著名的澎湖縣七美鄉,正是因為七美人傳說傳說才改名為七美的。圖片來源:padai@wikimedia

七美原先被稱作「南嶼」或「南大嶼」,是澎湖群島中地理位置最南邊,在以前也被認為是面積最大的島嶼。自過去以來島上便一直流傳著這七位美人的故事,七美人塚更是從日治時期便一直記載於官方文獻上的景點之一。1949年,時任澎湖縣長劉燕夫感念於七美人的傳說,為紀念他們殉節的情操,便召集地方仕紳,共同申請將大嶼鄉改名為七美鄉。七美人傳說也因此更廣為人知。

在傳說的最後,七美人塚旁長出了七株植物,關於這七株植物的說法有許多版本,有七顆樹的說法,也有七叢花的傳聞,甚至有當時七美人中的一人懷孕,所以其中一樹具有分枝的版本。直到現今,人們多以「香花樹」或「香楸樹」稱呼七美人塚旁的植物,並且相信這七顆香花樹不僅已有四百年的樹齡,且具備相當強的靈性。傳說在日治時期,有官員看見枝枒美麗,便順手摘下一枝帶回家中,沒想到回去後竟然腹痛不止,最後回到七美人塚前道歉才終於痊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七美人塚旁生長著七株被人們稱為「香花樹」或「香楸樹」的植物,不僅已有四百年的樹齡,且具備相當強的靈性。圖片來源:澎湖國家風景區

時至今日,七美人塚已經成為澎湖縣七美鄉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人們也多從七美人傳說認識塚旁的七株植物,但光是現存的說法就有香花樹或香楸樹兩種可能,而澎湖群島冬季風力強勁、年均蒸發量大於降雨量的氣候條件也使生長環境相當嚴苛,因此,在這樣一座島上的傳奇植物,其本體究竟為何?筆者為此進行了一連串的考據,最終不只在文獻裡找到有力的事實,也在調查不同年代的紀錄的過程中,發現很有意思的傳說演進。因此,雖然要調查植物的種類只需到現場採集樣本進行分析就能得到答案了,但這次不妨就先跟著我們一起從文獻裡找找線索吧!

究竟是香花樹還是香楸樹?

關於七美人塚旁的樹木,當地人多稱其為「香花樹」或「香楸樹」。但「香花樹」嚴格來說其實並不能算是一種明確的樹種,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文章中,常見的是「香花植物」或「香花類」的說法。這個說法多用來描述這類植物所開的花卉具有香氣,也因此樹木的種類泛範圍涵蓋的相當廣泛,從灌木到喬木都有可能是香花植物,花卉的形狀、顏色當然也就各不相同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茉莉、梔子花、玉蘭花、梅花等,都是香花植物的一種,所以將香花樹當作樹種並不是相當適合的作法。

生活中常見的茉莉、梔子花、玉蘭花、梅花等,都是香花植物的一種。圖片來源:pixabay

那麼,另一種被稱作「香楸樹」的說法又如何呢?有趣的是,相關資料中也找不到名為「香楸樹」的樹種。名稱相近的只有「楸樹」和「花楸」,而這當中花楸(Sorbus)更是植物界中,薔薇亞綱蘋果亞科底下的其中一屬,和木瓜屬、蘋果屬等等同科,雖說該屬底下的巒大花楸是臺灣特有種,但生長環境是1800-3200公尺左右的高海拔地區,較難想像會生長在澎湖島上。另一方面,楸樹(Catalpa bungei)是生長於中國長江流域的原生種,樹高約8-12公尺,適生於年均溫10-15度,平均降雨量700-1200毫米的地區,是喜歡溫暖,不耐寒的喬木。葉柄長2-8公分,葉子呈闊楔形或心形。其實從這些外觀上的描述跟現在七美人塚旁樹木的照片比對,便會不論在樹高、葉片形狀等都相差甚多。更重要的是,楸樹的花是淡紅色並帶有黃色條紋或暗紫色斑點的,和故事中描述的白色花朵可說是完全不同。

臺灣特有種的巒大花楸主要生長於1800-3200公尺左右的高海拔地區,像是雪山、巒大山及能高山等地,較難想像會生長在澎湖島上。圖片來源:Joyce Chang@flickr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傳說故事是錯誤的嗎?在幾經搜尋都找不到與傳言相符的樹種後,筆者將目光轉回傳說本身,既然是自過去流傳至今的故事,那有著原版的可能性便不低,或許從最原始的故事能找到其他線索也不一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傳說的源頭開始

關於七美人塚的紀錄,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緒18年(1892年)由林豪所寫的《澎湖廳志》中的物產篇,原文如下:

「八罩而南為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

在原文中,七美人塚旁的植物雖然已有「魂魄所化」、「攀折會生病」等形容,最初的形象卻是盛開時顏色絢爛的花,而可惜的是,儘管這段文字被寫在物產篇中的「草木」一節底下,卻沒有詳細說明該花的正式名稱為何。一直到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年)出版的《澎湖事情》中,介紹七美人墓的條目底下才首次明確提及這些植物的名字:

「(七美人墓)位於望安庄大禹。過去海寇侵犯之際,七名婦人為守住貞操投井而死。傳說在那之後從他們投井的地方長出七株樹木。雖說過去曾經是井,但現在已剩下水灘,而樹木則以一葉萩現存。」

根據這份線索,筆者進一步在1994年出版的《耆老口述歷史(四)- 澎湖縣鄉土史料》中,找到當地耆老有相同的說法:

「…這七株樹終年長青,開白花,味道甚香,島民稱之為「香花樹」,日本人說他是一葉萩,學名葉底珠。」

至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一葉萩的說法是存在來源,並且流傳到現在的。那麼,一葉萩在植物學上的表現,是否能找到和傳說相似的地方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澎湖廳志、澎湖事情及澎湖縣鄉土史料等文獻描述,幾乎可以確定「香花樹」便是一葉萩這種長青灌木。圖片來源:wikimedia

一葉萩是什麼?

一葉萩(Flueggea suffruticosa)為大戟科白飯樹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800公尺至2,500公尺的地區,多分佈在俄羅斯、蒙古、韓國、日本、中國及臺灣等,一般生長在山坡灌叢中、山溝或路邊,中文又名市蔥或葉底珠。根據臺灣植物誌的記載,一葉萩的樹高約1-3公尺,葉片呈橢圓或倒卵形。在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的電子資料庫中,則描述一葉萩的花為「greenish-white」。從這些外觀特徵上的描述,都與現存的照片、口述傳說等有不少相符的地方。從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中,更可以看到澎湖七美鄉的南端,有採集到一葉萩標本的紀錄。關於七美人塚旁的樹就是一葉萩的說法提供相當有力的資料。

一葉萩的標本畫。資料來源: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至於傳說中任意攀折枝枒會生病這點,雖然一葉萩的葉、莖、根的確都帶有名為一葉萩鹼(Securinine),並且當攝入時都會造成抽搐、心悸、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但都需透過口服或注射過量才有可能發生。不僅如此,一葉萩鹼因為其興奮脊髓、增強反射活動與肌力的作用,更常被用來作為治療神經相關疾病的藥物,在小兒麻痺、面神經癱瘓等都有一定的療效,與傳說中會令人腹痛生病的描述可說是大不相同。

一葉萩的葉、莖、根都含有一葉萩鹼(Securinine),攝入時會造成抽搐、心悸、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但必須經由口服或注射才會中毒。圖片來源:NCBI

從七美人塚窺見的傳說演變

經歷過這些調查後,我們或許可以說七美人塚旁的奇樹,有很高的可能性就是一葉萩沒錯,雖然使人生病,或是只開花不結果這些形容還有待商榷,不過從傳說描述的外觀:白花、長青都與一葉萩的植物特徵相似,在物種分佈或生長環境上,七美鄉也都是適合一葉萩生長的環境。而在這樣考據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傳說隨著時代的演變。

《澎湖廳志》裡記載的關於七美人塚最初的版本,是魂魄化成的花,那七名女子則是在前朝的某個時刻遭海寇襲擊並投井而死。這個故事到了日治時期為女子們加上守住貞操的動機,並多出了植物的名字是一葉萩的紀錄。隨著時間流逝、政權轉移以後,七美人塚的傳說有了明朝嘉靖時期這個具體時間,襲擊島上的人也從海寇變成了倭寇,守貞的形象也被更加強調、廣傳,甚至成為變更鄉名的理由。這樣的傳說演變,也許或多或少反應了每個時期的社會價值或執政者的政治意圖。指出這個演變過程,並非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而是藉此理解不同時代的社會樣貌,畢竟,傳說是要被人們認可、熟知後才有可能散播的。而得以透過這些文獻記述一虧過去的風貌,也是筆者覺得考據之所以有趣,和想分享的理由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google map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航向關島:3500年前,2300公里的南島遠航
寒波_96
・2021/02/06 ・386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眾多島嶼的南島語族,源頭能追溯到台灣。目前的認知是,南島族群的祖先距今 4000 多年前離開台灣,移民到菲律賓,數百年後又持續南向。

要釐清陳年往事,由遺骸中取樣的古代 DNA 能帶來重要線索。最近關島的新發現指出,早在 3500 年前從菲律賓出發的人,曾經向東遠航 2300 公里之遙![1, 2]

南島移民圖。圖/取自 [參考資料1]

密克羅尼西亞最初移民,3500年前

地理上,關島位於菲律賓東方 2300 公里處,屬於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更大範圍則被歸類為密克羅尼西亞。距今 4300 年前,關島出現比較明顯的環境變化,或許是由於人類登陸所致,不過無法確認。

能夠肯定的是,關島距今 3500 年前出現陶器,所以人類至少在這個時刻已經抵達。下一個關鍵時刻是距今約 1000 年前,考古上發生明顯的文化轉變。再來就是 500 年前,公元 1565 年起接觸到歐洲人後,悲劇性的近代殖民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發表的古代 DNA 研究,能回答關島歷史的重要問題:最初的關島移民來自何方?經歷殖民荼毒以後,是否有血脈傳承至今?

Ritidian 遺址一景。圖/取自 [參考資料2]

古代關島血脈,仍然傳承至今

新研究由關島的 Ritidian 遺址,取得距今約 2200 年的 2 個古代基因組;此一年代,算是人類抵達關島一帶的一千多年之後,文化明顯改變的一千多年之前。

樣本中殘留的 DNA 不是太多,無法拼湊出完整的基因組,不過仍然有分佈在基因組各處,幾十萬處遺傳變異可以用於分析。兩人遺傳上是「一度親戚關係」(例如母子),因此論文隨後的分析都將 2 人的 DNA 變異合在一起,視為一個樣本。

其中一位 RBC1 遺傳上看來是男生,Y 染色體單倍型為 O2a2;粒線體覆蓋率為 95.2。另一位 RBC2 是女生,沒有 Y 染色體,粒線體覆蓋率為 261.3,兩人的粒線體單倍型皆為 E2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島原本的居民是查莫洛人(Chamorro)。現代關島的查莫洛族群有 65% 的粒線體為 E2a。另一方面,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不論古代或現代人,卻幾乎沒有 E2a 存在。

由此推斷,儘管經歷至少兩次劇烈的文化轉變,關島族群在遺傳上仍保有相當的延續性。

古關島樣本,和現代人樣本一起進行 PCA。圖/取自 [參考資料1]

兩千年前的關島人,仍是亞洲移民直系後裔

考慮整個基因組,倘若和現代的各地族群比較,2200 年前的關島人,和台灣原住民與菲律賓族群共享最多遺傳變異,展現明顯的南島淵源。

現代大洋洲的南島族群,遺傳上可以視為兩款祖源的合體;一款是所謂的「近大洋洲」,另一款則源自亞洲,能追溯到台灣。有趣的是,古代關島人完全沒有近大洋洲的祖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一發現相當重要。南島族群離開台灣,移民菲律賓,又往東南方向前進,抵達澳洲東北方的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距今 3300 多年前發展出「拉匹達文化(Lapita)」之際,當時的移民幾乎不存在近大洋洲血緣。但是隨後數百年,近大洋洲 DNA 便陸續出現在大洋洲各處。

儘管也許有個體差異,不過暫時可以假設,2200 年前的關島尚未出現近大洋洲的血緣。也就是說,關島的居民直到那個時代,仍然是最初亞洲移民的直系後裔。

古關島樣本,和古代與現代人樣本一起進行 PCA。圖/取自 [參考資料1]

菲律賓、新幾內亞,關島移民的前一站是?

納入所有已知的古代與現代樣本一起分析,與古關島人共享最多遺傳變異的樣本,是二到三千年前間的拉匹達人(位於萬那杜與東加);接著是距今 1800 年的古代菲律賓人,再來是現代菲律賓人和台灣原住民,以及澎湖的鎖港遺址,近 5000 年前的古人。

由 DNA 推論,2200 年前的關島人能追溯到菲律賓或印尼西部。再考慮地理和其他因素,菲律賓似乎機會最大;而新幾內亞一帶不太可能是前一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語言、遺傳、地理等已知證據推論,南島族群在 4000 多年前由台灣前往菲律賓之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有群人 3500 年前從菲律賓出發,向東航行,抵達關島所屬的馬里亞納群島。

與航向關島差不多的年代,菲律賓還有其他人向南移民,抵達現在的印尼、新幾內亞地區;當中有些人又繼續往東,前往俾斯麥群島、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接著在 3000 年前左右,踏上所謂遠大洋洲的領域,登陸更東方的萬那杜(Vanuatu)。

古關島人和古今樣本比較親疏,愈左邊的愈親近。圖/取自 [參考資料1]

古關島人曾經南向,參與大洋洲南島文化的形成?

為什麼遺傳上,古關島人和拉匹達人最接近呢?我想原因是,他們最近的共同祖先,能追溯到 3500 年前的菲律賓;後來菲律賓分別向東和向東南,兩個方向移民的直系後裔,各自形成 600 年後的拉匹達人,以及 1300 年後的古關島人。由於親戚關係很近,分家也還沒有經過太久,累積的差異仍很有限。

南島族群漫長的遷徙歷史,已知樣本仍十分短缺。現有的其餘樣本中,澎湖鎖港遺址的古人,可以代表 4000 多年前台灣的南島族群,尚未離開台灣時的狀態。現代的台灣原住民、菲律賓人,則分別代表數千年前,兩地古代人的直系後裔。這批人是已知遺傳上最接近古關島人的親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論文還提出一點假說:由於古關島人和拉匹達人遺傳上最接近,因此移民馬里亞納群島的人,後來又往南航行到新幾內亞一帶,參與拉匹達文化的形成。[3]

對於上述假說,我覺得文化上不是不可能,遺傳上恐怕沒什麼影響。因為新幾內亞一帶和遠大洋洲,包括拉匹達文化的所有已知古代樣本,沒有任何人的粒線體型號是 E,也能追溯到台灣的另一支 B4 系列卻很有存在感。

三地陶器上紋飾的相似性,隱約反映出它們可能的文化關聯。左:菲律賓北部、中:馬里亞納群島、右:俾斯麥群島的拉匹達陶器。圖/取自 [參考資料3]

南島人,不可思議的航海家

整理一下這回的新發現:獲得 2200 年前 2 位古關島人的基因組,他們是 3500 年前移民的直系後裔,祖先應該來自菲律賓;後來經過距今一千多年前,以及歐洲殖民時代兩次明顯的文化巨變,仍有部分血脈延續到現在。

不知道各位對新發現有什麼感想。有些讀者或許不會覺得驚訝,因為幾百年前歐洲開始大航海時代之前,南島族群一直都是全世界最佳的航海家。但是距今 3500 年前的這趟遠航,如今回顧依舊相當不可思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中國到台灣最短距離約 200 公里,台灣到菲律賓是 350 公里;也就是說,南島族群在航向馬里亞納以前,最遠的航程只有 350 公里左右。

從菲律賓到馬里亞納有 2300 公里,足足是之前紀錄的 6 倍。但是不論看起來多麼不可能,這群航海家們,就是辦到了。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Pugach, I., Hübner, A., Hung, H. C., Meyer, M., Carson, M. T., & Stoneking, M. (2021). Ancient DNA from Guam and the peopling of the Pacifi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1).
  2. Ancient DNA sheds light on the peopling of the Mariana Islands
  3. 2013 從中國東南沿海到太平洋–由考古學新證據看南島語族史前史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8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66
3

文字

分享

0
66
3
臺灣也有摩西分海?——澎湖奎壁山的秘密
Mia_96
・2021/01/26 ・324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8 ・八年級

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聽過摩西分海的故事,在《出埃及記》中記載到,當摩西率領大批的猶太人準備逃離埃及時,面對前方紅海的阻隔、後方法老王的追兵而進退不得。

正當摩西與猶太人感到絕望時,上天指示摩西一條逃出生天的路,摩西將其拐杖指向紅海的瞬間,紅海一分為二,海水退到兩側,露出一條道路讓摩西與猶太人前行,當摩西眾人順利橫跨紅海後,海水立刻恢復原狀,將在後方追趕的法老王追兵淹沒於茫茫大海中。

雖然我們難以去斷定摩西分海的真相,但可以知道的是,在臺灣的澎湖,竟然也出了如同摩西分海的情境——就在澎湖奎壁山的沙灘與赤嶼島之間!

礫石步道連接著兩邊奎壁山與赤嶼島,當大海被一分為二時,遊客便能踏上神奇的分海道路,前往幾分鐘前還在海的另一側陸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什麼時候這條神奇的分海道路會出現呢?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摩西分海的秘密,其實你早就知道了!

形成臺版摩西分海的秘密,就是大家在國高中地球科學課一定會聽過的「潮汐現象」!潮汐作用指的為海水進行週期性的升降運動。

其實,造成奎壁山沙灘與赤嶼島會偶爾露出礫石道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當海水逐漸退潮至乾潮時,水面最低,因而露出中間較高的地面,此時,奎壁山沙灘與赤嶼島中間便會露出道路,而當海水逐漸漲潮升起至滿潮時,淹過多數的地面便會形成平常我們所看到的海洋。

然而,為何海面會有週期性的升降運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潮汐現象,大家最常聽聞的成因就是——引潮力,而引潮力與萬有引力、向心力息息相關,我們可以將引潮力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引潮力= 萬有引力 — 向心力

讓我們來依序破解向心力、萬有引力!

一開始我們必須先釐清,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向心力」。

雖然口語中我們時常以「月球繞著地球公轉」來描述月球公轉的現象,但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法是:「月球繞著地月共同質心進行公轉」註1

地、月繞著共同質心旋轉。原圖/Wikimedia common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常見的電影情節中,時常會有男主角拉著女主角的手轉起圈圈,想像一下,當今天男主角是個體型壯碩的帥哥,女主角是位小鳥依人的美女,這個圈圈誰會轉的比較大?一定是女主角嘛!但此刻問題來了,男主角是完全沒有在移動嗎?還是只是移動的不如女主角明顯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信各位的腦中已經有了答案,男女主角同時都在旋轉,只是旋轉的大小不同,同時也代表著,這是旋轉的質心應該是位在男女主角之間,可能比較靠近男主角,但一定不會在男主角身體的正中心吧!

地球和月亮就像是浪漫電影裡的男女主角(但是地球的體重多了很多很多)。圖/giphy

其實在這個舉例中,男主角就是地球,女主角就是月亮,所以月球也並非繞著地心進行公轉,而是繞著地月共同質心進行公轉,但因為地球的質量遠大於月球,所以地月共同質心的位置位於地球內部,且為靠近地表之處。

回到向心力的概念,當月亮與地球對著共同質心公轉時,所需的向心力都指向了共同質心,因此地球上任一點的向心力都指向了共同質心。(可以參考上方「地、月繞著共同質心旋轉」的圖。)

在影響引潮力的第二個原因「地心引力」中,離月球越近的地點,其受到月球的萬有引力越大,離月球越遠的地點,其受到月球的萬有引力越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萬有引力扣除向心力過後,就形成了我們所知的引潮力。

為什麼我的水杯不會漲潮?

但聽到這裡,大家或許會產生一個疑問:

既然引潮力可以把海水整個拉起來,那為什麼世界上其他的水體、物體並不會每天「漲潮」、「抬升」兩次呢?

在引潮力的解說中,我們很容易誤以為是引潮力將地、月連線的海水「抬升」,產生漲潮,然而這些中學課本學過的潮汐成因,只是「簡化」的說法。

黑色箭頭為將地心引力扣除向心力後,地球呈現的引潮力(黑)分布,而引潮力可以分為切線(綠)與向心(紅)分量。原圖/Wikimedia common

上圖就是地球引潮力的分布圖,我們可以將黑色引潮力再分為兩個分量,分別是綠色的切線分量、紅色的向心分量,而A、B、C、D僅有向心方向的引潮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倘若你想像海水是被引潮力抬升、下降,那可就不太正確了!事實上,向心引潮力的作用很小、很小、很小,僅僅是地球重力的一千萬分之一,因此我們不可能依靠引潮力將海水吸起來、抬起來,或是向下壓扁,因為向心引潮力早就被地球的重力所抵消了。

比起朝向地心的引潮力,更嚴重影響海水升降的因素是「水平分量」的力,這些切線方向的力會把海水推向B、D的方向,造成海水相對隆起。

切線引潮力的作用遠大於向心引潮力,其原因有二:

  1. 海水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其水平衍伸遠大於其垂直的延伸
  2. 垂直引潮力會與地球引力相互抗衡(而且引潮力遠小於地球引力),但水平引潮力不須和引力抗衡。

許多海洋科學的專書都指出,水平分量的引潮力才為推動海水、造成潮汐現象的真正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所學的潮汐成因只簡單描述垂直引潮力產生潮汐,但其實垂直引潮力的作用遠小於水平引潮力的作用,科學的知識總是一環牽著一環,重要的往往不是背誦知識的結果,而是在理解過程中產生問題後,不斷反思形成的能力才是研究科學的精神!

不只引潮力,地形也有關係!

除卻上述講解的潮汐作用外,奎壁山沙灘與赤嶼中間的礫石道路,也是造成摩西分海其中一大原因。

澎湖赤嶼其實是一座與陸地相連的島嶼,因此在地形學中我們會將赤嶼視為「陸連島」,而連結奎壁山沙灘與赤嶼中間的道路即稱為「連島礫灘」。

因島嶼與陸地相連,海浪作用力相對減弱,更容易在連島礫灘產生堆積作用,當海浪逐漸接近岸邊時,同時受到海底地形與赤嶼島地形所產生的偏折現象,海浪帶來的砂石不斷在奎壁山與赤嶼島中間碰撞堆積,而逐漸堆積形成礫石道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起踏上宛若摩西分海的神祕之旅吧!

最後一點提醒大家,適合前往赤嶼島的時間,並不是在水位最低的時候,畢竟水位最低的乾潮過後,便代表要開始漲潮了!

如果要欣賞摩西分海的現象,建議大家查詢中央氣象局網站,網站上會公布每天的滿乾潮時間,澎湖知識服務平台也有寫下前往赤嶼島步道開放的時間,只要動手 google 一下,便可以挑選到最適合的時間前往赤嶼唷!

備註

  1. 雖作者以簡單舉例敘述地球、月球繞皆繞著地月共同質心旋轉,但實際上地球繞著地月質心旋轉時是進行圓形的平移運動,並非過往我們所理解的地球自轉現象。

參考文獻

  1. 李名揚 (2009) 。潮起潮落,引力何來。科學人,116-118。
  2. 余海峯 (2020) 。https://hfdavidyu.com/2020/12/28/explanation-of-tides/
  3. 郭鴻基。《海洋潮汐力》。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http://kelvin.as.ntu.edu.tw/Kuo_files/Sci/doc/Tide.pdf
  4. Chiu-king Ng。海洋潮汐成因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東亞南方、北方,還有台灣的古代DNA──東亞遺傳史(上)
寒波_96
・2020/07/23 ・377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6 ・八年級

由生物去世已久的遺骸取得大量 DNA,拼湊出古代基因組進行研究,是近年一大科學突破。

台灣所屬的東亞,最近有數項這類「古代DNA」的論文發表,其中也包含來自台灣遺址的樣本。一系列研究以遺傳學視角認識東亞歷史上的人群遷徙、混血之外,對於漢人、通古斯語族、南島語族的源流,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古代基因組的取樣地點,來自東亞大陸上的內蒙古、 山東、福建,以及台灣海峽的亮島、澎湖。圖/取自 ref 1

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南北遺傳差異明顯

其中一項研究,由東亞的北方與南方取樣 24 個古代基因組,除了一個樣本距今 300 多年以外,其餘年代都介於 4000 到 9500 年前之間,全都算是新石器時代,或是差不多正在轉型為新石器時代。1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中,台灣也貢獻了 4 人,都位於台灣海峽的小島。住在馬祖旁邊的亮島人(Liangdao)一號距今 8000 多年,二號距今約 7500 年;以及將近 5000 年前的 2 個樣本,來自澎湖的鎖港遺址(Suogan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樣本地理上可分為兩大群,8 個樣本位於東亞大陸北方的內蒙古、山東,距今 7000 到 9500 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另一群 11 個樣本位於東亞大陸南方的福建,最早 1 個距今約 8400 年前;10 個年代比鎖港遺址稍晚,算是新石器時代晚期。

古代基因組樣本的年代。圖/取自 ref 1

和已知的現代、古代基因組比較,東亞整體上可以區分出南方北方兩大古老祖源(ancestry)。這回發表的新石器時代基因組,各自屬於南方與北方,而且彼此遺傳上的差異相當明顯。

加入現代族群一同比較,東亞南北兩大祖源的分佈和地理密切相關。偏向南方祖源的現代族群,包括位於中國西南部和東南亞的南亞(Austroasiatic)、壯侗(Kra-Dai)、南島(Austronesian)語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偏向北方祖源的族群,則有韓國人、日本人、蒙古人、通古斯(Tungusic)語族,另外圖博人(西藏,Tibetans)也算是北方那群,不過差異稍大。至於現代定義的「漢人(Han)」,則介於這一大群人之間。

東亞地區古代、現代基因組樣本建構的 PCA(主成分分析),大致上遺傳愈相似的樣本,在圖中會愈靠近。圖/取自 ref 1

新石器時代以後,東亞南北的遺傳交流

過去幾年古代DNA 研究發現,世界許多地方的族群,較早的時候各地遺傳差異比較大,後來隨著移民、遷徙、混血、遺傳交流,使得不同地點間的差異減少,令大家在遺傳上變得更加相似。而這回分析指出,東亞也不例外。

比較新石器時代與現代,身處同一地點的人,可以發現東亞北方、南方的現代人,彼此的遺傳差異比新石器時代小得多。意謂新石器時代以後,東亞南北之間發生明顯的遺傳交流,使得如今南方人在遺傳上,更接近新石器時代的北方人,反之亦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遺傳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南部祖源進入北方,北部祖源也流向南方。估計現代東亞北部族群有 21 到 55% 祖源來自南方;中國南邊的省,漢人則有 36 到 41% 祖源來自北方。

另一項尚未正式發表的研究,報告 191 個取自東亞各地的古代基因組,分析所得的結果除了祖源比例稍有不同以外,結論與上述研究十分類似。2

古代基因組樣本比較詳細的資訊。圖/取自 ref 1

解釋東亞人類起源的「二層假說」,不受遺傳證據支持

有一派考古學家以「二層假說(Two-Layer Hypothesis)」解釋東亞人群的起源。簡單來說,此一假說主張東亞人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是數萬年前比較早的移民,持續依賴採集、狩獵維生,例如東南亞的和平文化(Hoabinhian);第二層則是發展出農業,新石器時代以後的新移民。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層假說的證據主要來自人骨型態,由型態差異區分第一層或第二層人。二層假說若是正確,由於兩層人分家上萬年之久,彼此間的 DNA 差異應該非常明顯。

以頭骨型態區分,亮島人一號和福建 8400 年前的奇和洞人(Qihe)都被歸為第一層人;可是他們的 DNA 和東亞南方被歸為第二層的人(例如亮島人二號),看起來沒有太大差異。東亞南部所謂的第一層人,與東南亞年代類似的和平文化人,遺傳上可謂截然不同。

由此看來,二層假說中的第一層人,定義上並不成立。第二層人或許仍有些許參考價值,但是東亞與東南亞新石器時代後的移民不只一波,光是籠統的第二層人,恐怕不足以解釋複雜的狀況。

南島語族—傳承新石器時代南方祖源至今

這回另一意義重大,不過不太意外的發現是,新石器時代的福建、亮島、澎湖樣本,遺傳上皆與約 3000 年前,位於萬那杜的拉匹達文化人非常相似(不過沒有到完全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那杜位於澳洲更東方的海域,島上出土的拉匹達文化(Lapita),被視為是最早移民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的南島族群。

所謂近大洋洲、遠大洋洲。

綜合地理、年代、遺傳資訊,可以重建南島族群的旅程:由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大陸南方,先移民台灣,再一路遷徙前進太平洋。

根據現有資訊判斷,東亞至少到新石器時代結束以前,南部與北部的居民遺傳上仍有明顯差異(不過至今取樣都限於很南與很北,地理中間的或許也會相對介於其間)。東亞南方在這個時期的居民,分別向更南邊的東南亞,還有海外仙島移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超過 5000 年前抵達台灣的移民,帶來當時東亞南方的祖源。他們在台灣後來發展為南島族群,一段時間後又繼續前進太平洋和印度洋;但是至此之後好幾千年,台灣和東亞大陸間缺乏直接的遺傳交流。

由語言學與考古學推論,南島語系在大洋洲傳播的路徑與年代。圖/取自〈Ancient DNA and the human settlement of the Pacific: A review.

新石器時代東亞南方的祖源,除了被移民帶到台灣以外,也被帶往另一個方向的東南亞。抵達東南亞的移民,後來與當地更早的居民合體;隨後又與來自北方,更晚的移民有過較多遺傳交流。他們後來發展為南亞壯侗語族

所有族群中,壯侗語族與台灣的南島語族在遺傳上相似度最高;他們的淵源,或許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長江流域。4,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東亞大陸,現在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地區,在新石器時代結束後,則是出現由南向北,以及由北向南的情慾流動,使得東亞大陸的南北之間在遺傳上更加接近。因此,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南方祖源的海外南島族群,和後來又加入北方 DNA 的東亞大陸南方族群,遺傳差異變得更大。

根據古代、現代基因組的遺傳變異,估計樣本間的異同,不同樣本的同一個顏色,代表共享一群一樣的遺傳變異。圖/取自 ref 1

台灣南島語族從古至今的延續性

另一項尚未正式發表的研究,有 52 個古代基因組取自台灣,分別來自台灣東北部的漢本遺址(Blihun Hanben),以及綠島的公館遺址(Gongguan)。

漢本遺址有早晚兩個年代,距今各 3300 年和 1600 年左右;公館遺址大概介於 1300 到 1700 多年前。他們算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鐵器時代早期的台灣人。(台灣已知最早的鐵器約在 2400 年前出現,位於台東的舊香蘭遺址6

和其他地方的古今族群相比,這群台灣古代人彼此在遺傳上最為相似,與現代台灣原住民的差異也很小,反映出台灣南島語族從古至今的延續性。

另一方面,台灣之外南島語族的祖先,大概在 4000 多年前離開台灣;他們深入太平洋的後裔拉匹達人,和較早的漢本人年代接近,大洋洲與台灣兩處地理距離遙遠,DNA 卻十分相似,顯示他們有著共同的遺傳源頭。

探討東亞的古代遺傳學除了上述兩項研究,最近還有第三篇論文問世,著重於東亞北部三條大河:黃河、西遼河、黑龍江流域的遺傳歷史。7

請見下集:黃河、西遼河、黑龍江流域的古代DNA──東亞遺傳史(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Yang, M. A., Fan, X., Sun, B., Chen, C., Lang, J., Ko, Y. C., … & Wu, X. (2020).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Science.
  2. The Genomic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
  3. Matsumura, H., Hung, H. C., Higham, C., Zhang, C., Yamagata, M., Nguyen, L. C., … & He, J. N. (2019). Craniometrics reveal “two layers” of prehistoric human dispersal in eastern Eurasia. Scientific reports, 9(1), 1-12.
  4. McColl, H., Racimo, F., Vinner, L., Demeter, F., Gakuhari, T., Moreno-Mayar, J. V., … & Wasef, S. (2018).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Science, 361(6397), 88-92.
  5. Lipson, M., Cheronet, O., Mallick, S., Rohland, N., Oxenham, M., Pietrusewsky, M., … & Domett, K. (2018). Ancient genomes document multiple waves of mi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n prehistory. Science, 361(6397), 92-95.
  6. Hung, H. C., & Chao, C. Y. (2016). Taiwan’s early metal age and Southeast Asian trading systems. Antiquity, 90(354), 1537-1551.
  7. Ning, C., Li, T., Wang, K., Zhang, F., Li, T., Wu, X., … & Dong, G. (2020). Ancient genomes from northern China suggest links between subsistence changes and human migr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1), 1-9.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8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