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2/01/12
這個星雲是個著名的恆星搖籃,含有豐富的氣體與塵埃。這幅影像中,可見眾多藍白色的新生恆星,星羅棋布於雲氣之中,明亮雲氣也將一絲一絲的暗色塵埃特徵襯托出來。整個星雲之所以呈現粉紅色調,是因為雲氣中所含有的氫氣受到新生熾熱恆星的強烈紫外輻射激發而發出紅色的光。
・2012/01/11
根據俄羅斯太空專家的計算,任務失敗的Phobos-Grunt太空船預定將於2012年1月10~21日期間重返大氣(re-entry),但最可能的時間點是在臺北時間2012年1月16日5:00(±18小時),歐洲太空總署(ESA)則預測可能在1/14~15(±5天)重返大氣;俄羅斯太空局(Roscosmos)預測最可能墜落地點是在西伯利亞至北美洲之間的北太平洋海域,美國相關機構則預測最可能落在阿富汗西南方,臺灣地區不在目前預測的墜落範圍內。
・2012/01/10
宇宙線(cosmic ray)是高能帶電粒子,普遍散佈於各星系中,當然也包括我們的銀河系,而且能量高到足以逃離星系的掌控,跨越星系之間的空間,抵達宇宙另一空間。自1912發現它們的存在以來,天文學家已經藉由宇宙線的幫助瞭解一些星系整體的性質,例如熱平衡或星系含有的總能量等。
・2012/01/09
百萬年一次的地球磁場逆轉、來勢洶洶的太陽大規模磁爆,或許它們不再是杞人憂天的末日話題,而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學議題。
・2012/01/08
多數天文學家都支持「大霹靂說」這個宇宙學模型,它提出:宇宙是從某無限小的點爆炸誕生的。譬如現在所觀測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現在所觀測得到的某些元素在自然歷程中的豐度,諸如此類,在在都發表它們對大霹靂理論的支持。但大霹靂這個宇宙學的論述卻未能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取得一致—在廣義相對論中,任何情況下,整個宇宙不可能是一個無限微小的點,這也意味著大霹靂理論將無法單槍匹馬的完整解釋:宇宙如何起源。
・2012/01/06
文學家在小麥哲倫星系(Small Magellanic Cloud,SMC)一個超新星殘骸(supernova remnant,SNR)中發現有顆波霎(pulsar,脈衝星)的證據。經由錢卓(Chandra)和XMM-Newton兩架X射線觀測衛星的觀察,顯示這顆波霎的自轉速度每18分鐘才轉一圈,這在波霎圈中算是超級慢郎中,而且這是天文學家首度確認在SMC的超新星殘骸中發現波霎。_
・2012/01/05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特別的星系團:Abell 2052,像品酒時,晃動酒杯裡的酒以品評酒的香氣時一樣,星系團中的氣體也會來回搖擺。這種現象可能肇因於另一個小型星系團撞進Abell 2052這個大型星系團的結果。天文學家認為,這種撞擊事件很可能會影響橢圓星系及其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成長。
・2012/01/03
聖杯號其實是「月球重力重建與內部結構實驗室(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的縮寫。這對太空船中的GRAIL-A於臺北時間2012年1月1日5:21進入環月軌道,GRAIL-B隨後在1月2日的6:43進入軌道。
・2011/12/28
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最新開發出一種(還在概念階段的)間諜衛星,無論何時何處,它都能從天上張大著一隻眼幫你看準敵情,百戰百勝。這個計畫全名是「薄膜型光學即時成相器」(Membrane Optical Imager for Real-Time Exploitation,MOIRE),無論相片或影像它都能手到擒來。聽起來實在相當科幻,幾乎像是電影情節,這樣一支高掛在天空中的大電眼,對天文學家有沒有什麼大用?考慮考慮看看。
・2011/12/26
新發現的這兩顆地球級系外行星編號分別為Kepler-20e和Kepler-20f。其中Kepler-20e比金星還小,直徑約為地球的0.87倍(金星直徑約為地球的0.95倍),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已知體積比地球還小的系外行星,質量小於地球的3倍;Kepler-20f比地球稍大一些,直徑約為地球的1.03倍,但質量為地球的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