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4/03
當科技逐漸進步,我們對恐龍的認知也不斷地再改變。回到 20、30 年前,科學家推測出的恐龍模型比較像爬蟲類,體表覆蓋許多鱗片、甲片,就像我們在電影《侏儸紀公園》裡看到的恐龍,但現在科學家發現部分恐龍身上應該是披著羽毛,像鳥一樣!
・2016/04/03
農藥一定是現代化學合成的產物嗎?其實在二次大戰之前,「天然的農藥」已遍佈我們的生活。只要確實清洗蔬果,
・2016/04/03
1620年,培根發表了名為《新儀器》的科學宣言,提出「知識就是力量」。在現代生活中,科學進步與國家發展密不可分,然而在幾世紀以前,統治者甚至思想家都不是這樣想的。一直要到資本主義體制和工業革命登場,科學、產業和軍事科技才開始了水乳交融的關係,從此世界急速全然改觀。
・2016/04/02
近幾年來,海葬、樹葬、花葬這類的環保葬,逐漸被民眾接受。看準這個趨勢,台北市殯葬處從民國九十二年開始以政府力量推動海葬,希望台灣人「入土為安」的概念轉變為「入海為安」。
・2016/04/01
綜觀人類文明,我們是如何從獸力、人力慢慢演進到工業革命?又是如何從蒸汽機進化到現今電力主宰的年代?從能源的視角,看看歷史上,工業的巨輪是如何滾動的。
・2016/03/31
水滴在結冰時,會發生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當我們將一顆圓滾滾的水珠放在一個低溫平面上,水滴開始結冰,當整顆小水滴結冰的瞬間,水滴頂端竟然形成尖尖的形狀,有點類似孩子們最喜歡的HERSHEY'S KISSES巧克力的外型。
・2016/03/31
歷史的脈絡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科學,而且還有機會發現科學家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神聖不可侵。12月22日在胖地台北,泛科學的專欄作者張瑞棋帶著《科學史上的今天》,和我們分享科學家背後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2016/03/30
就技術而言,閹人比閹雞、閹豬難得多。閹割雄性禽畜只需取下『滷蛋』,問題不大;製造宦官則需連『香腸』一併去除,於是除了傷口可能感染外,至少還有兩重風險。一是這樣的手術要截斷幾條動脈,必須能有效止血;二是傷口痊癒之前無法排尿,極可能引發尿毒症。有一關過不了人命就報銷了
・2016/03/27
太空天氣就是太空中的游離態氣體與磁場所構成的電磁環境與變化。雖然太空中好天氣的時間佔一半以上,但是談到太空天氣,大家想到的都是惡劣的太空天氣。
・2016/03/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許雅筑|《科學月刊》編輯,臺灣大學動物所碩士。理想是用平易近